张敬伟:侯耀文猝逝 相声界之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4日09:29 中国网

  作者:张敬伟

  新浪娱乐讯 6月23日,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突发心脏病猝死,享年59岁。目前,相声界人士正纷纷赶往侯耀文位于昌平区玫瑰园的家中。

  噩耗传来,令人愕然痛惜。侯耀文秉承家传,其艺术深耕虽未达乃父侯宝林大师的高度,但从事相声艺术40余载,也是公认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斯人逝去,不惟是侯门之哀,更是中国相声界之大不幸。

  侯氏兄弟,誉满京华,但这半年来却是麻烦不断。自

相声名家马季去世之后,侯马两家先是纠缠侯(宝林)马(季)“文革”中的一段恩怨,继而侯耀文年初放话既不承认马季曾是中国相声界的“老大”,也不承认当今相声界群龙无首——“现在根本不是群龙无首,而是鱼龙无首。”侯耀文的放炮在相声界和舆论界掀起的涟漪还没平静下来,侯氏兄弟又遭遇更大的家庭丑闻。歌手谢东染毒被捕,口无遮拦的侃爷王朔爆出谢东是侯宝林大师私生子的猛料,且给侯氏兄弟套上不仁不义的道德枷锁。在公众口水的波涛和连番的八卦侵扰中,侯氏兄弟以沉默为金的定性平息了这波有辱家风的舆论风暴。直至22日,侯耀华才笑对媒体:一切以谢东所说为准。

  然祸不单行,侯耀文撒手人寰,彻底使侯门陷入了深深悲哀之中。耀文深得乃父艺术嫡传,是维系侯门相声之家的顶梁柱;耀华虽堪称杂家,但并未悟得相声真谛。其子侯军,至多也只能算是刚入相声之门。耀文一走,侯门家传艺术香火几乎杳然,岂非侯门莫大之哀?对比

京剧谭派世家,风雨沧桑传袭七代,侯门之憾让人唏嘘。更重要的是,跃文一走,不甘寂寞的舆论界也许会再度掀起谢东的“私生子”八卦,使侯门陷入更大的伤痛和尴尬之中。都说侯门深似海,我说侯门连城哀。如果没有侯马之争,如果没有王朔放炮,凭籍侯耀文在相声界的地位,逝后虽难达马季的声名,但还是能尽得死后哀荣的。但被八卦浸染的侯门,耀文之死恐怕还要经受一次公众口水评议的煎熬。令人崇敬的是侯门有着冷对八卦的理智和智慧,相信陷入哀恸的侯家能顺利度过这一劫。

  如果说跃文之死带来的侯门之哀让人同情,侯耀文走后的中国相声界则面临着更深重的现实危机。

  侯宝林大师弥留之际曾说:“侯宝林,没了。你们要努力啊,不努力怎么行?”大师之后,相声在大众娱乐载体围堵的情势下已见颓势;马季去年年末去世之后,人们对相声艺术的前景预期更为担忧。确实,细数中国相声界近年来活跃的人物,还真难找出将相声作为事业从一而终的人来。姜昆做了曲协主席,本来靠组织资源能有一番作为,可是他除了兴办相声网站、策划网络相声大赛外,振兴相声成了一句口号,乃至于姜昆本人也尴尬承认他的相声生涯里唯有《虎口遐想》和《如此照相》有些意思;牛群又当县官、又迷摄影、还兼玩小品和影视,“不务正业”使观众们只记得他在春晚上的那句“冒号”;冯巩、大兵等人也是如此。而李金斗、石富宽们也渐渐淡出相声舞台。更重要的是,随着相声舞台被其他大众娱乐载体所蚕食,相声活动的空间几乎蹩居于央视春晚这方狭小的舞台。而由于春晚娱乐多样性和教化意义的限制,相声节目要么被压缩、要么基于平衡被改成群口、要么基于晚会要求加进去歌舞等其他娱乐元素,相声无奈异化为“四不像”的大杂烩。相声年年如此,俨然半死不活。2005年,侯门弟子郭德纲重走民间路线的艺术尝试曾让人看到相声艺术复苏的希望。然一阵虚火过后,郭德纲的“复古”还是囿于德云社一隅,并未真正走向民间。加之郭德纲藏密排油广告负效应的影响,他的相声给公众的惊喜能持续多久还是个问题。

  现代娱乐载体的多维、观众挑剔的审美情趣、舞台表现的捉襟见肘,这些构成了相声艺术日趋式微的客观原因。但相声演员缺乏艺术实践定性,不屑于根治民间汲取艺术营养,被功利思维所诱惑才是相声艺术面临危机的主观原因。而这,对相声艺术是致命的。

  侯耀文虽非大师,但他从事相声艺术痴心不改40余年,厮守这片日渐寂寥的艺术园地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作为侯门相声的掌门人,这种无悔的艺术坚守,具有相声界定海神针的作用。候耀文逝去,相声界不仅少了一位坚守者,更少了一种信心支撑,这是中国相声的现实困窘。

  回过头再看侯耀文对马季看似不敬的评价,人们已经感受不到侯耀文的偏私促狭,反而觉得他更像是对中国相声界发出的醒世良言。他眼里的相声大师是这样的:“第一,必须是相声艺术的表演权威;第二,不仅擅长表演还能独立创作优秀剧本;第三,还必须是相声理论家,能够著书立说;第四,必须是教育家,把相声艺术发扬光大,桃李满天下;最后必须是评论家,可以给争议问题指引正确的方向。”对比这些标准,马季不是;自己也不是;活着的其他人,更不是。句句箴言,道出了中国相声界让人尴尬的怪现状。

  耀文猝逝,侯门之哀,中国相声之憾。

  作者声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