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麒:哈利·波特记录整个社会十年印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7日01:50 新京报
麒麒:哈利·波特记录整个社会十年印记
哈利·波特 新京报漫画\许英剑

    作者:麒麒(北京编辑)

  《哈利·波特》这10年,是整个社会共同度过的10年,必然在哈利·波特和他的同学们身上,折射出整个社会10年的影子,记录整个时代的印记。

  1997年6月26日,《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出版,2007年7月21日,《哈利·波特7》即完结篇即将出版。

  在这整整10年的时间里,哈利·波特从一个幼稚单纯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复杂的少年,逐渐强大,而他的学校始终笼罩在黑色恐怖中。在越来越让人窒息的紧张气氛下,少年的成长仍然带有欢笑,充满了与朋友相伴的甜蜜时光,以及不可避免的愚蠢错误。同样在这10年里,成人世界经历了某些荒谬战争的爆发,经历了全球的经济巨变到重新繁荣。

  在有人欢喜有人愁的日常生活里,人们发觉现实生活越来越魔幻化,真实世界的很多事情已经超乎想象,政治娱乐化,领袖明星化,偶像堕落,少年无知。一切都急速奔向娱乐,可是真正被愉悦的人却越来越少。但在《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一切明明都是虚幻却又分外现实,你甚至看得见身边同事、老板、朋友的影子。哈利·波特就像每个人自己,有点特殊,又没什么大不同,在某些方面自负,然而更多时候是游移在主流之外,被精英们取笑。他对未来、对自身,都有很深的迷茫和不确定性。友情、爱情、亲情都是弥足珍贵又可遇不可求的。除了魔法本身超乎我们的能力又符合我们的愿望,其他一切细微感受都真实得仿佛身临其境。在这动荡而飞速奔驰的10年里,少年们长大成人,发觉现实社会与自己醉心的魔法世界惊人相似,都充满了荒诞黑色的成分,以及太多不可预知性。而在一个标榜创意的年代,魔幻倒没有什么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现实却恰恰相反。

  《哈利·波特》被定义为儿童读物,然而却在成人世界掀起风潮,俨然是新世代的《爱的教育》或者安徒生童话。

  谁敢说100年后它不会成为后世人解读我们整个时代精神的范本呢?它所描述的魔法世界,就是我们今日现实世界的变异,虽然面目全非,可是基因完全相同。而在现实世界里,还有什么比一个少年的成长,一个英雄的诞生更能让男女老少都感同身受引起共鸣的?又有什么通俗读物,可以全面解释我们今日世界的荒诞、黑色以及伴随着一些恐慌的极度享乐?

  又有什么现象,可以比《哈利·波特》的全球狂卖更好地解释我们时代的儿童成人化、成人儿童化的错乱?

  魔幻,童话,随你怎么定义《哈利·波特》,J·K·罗琳本人大概不会计较。她只是一个充满想像力的母亲,在成人跟儿童的世界来去自如,从穷得没有暖气、负债累累到身家亿万、富过英国女王,又有什么更现实的例子,可以诠释这个时代的成名一夜间以及奇特的财富规律?

  《哈利·波特》这10年,是整个社会共同度过的10年,必然在哈利·波特和他的同学们身上,折射出整个社会10年的影子,记录整个时代的印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