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债券提升香港国际金融地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10:53 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在香港发行首只人民币债券,债券发行规模最高不超过50亿元,期限为2年,票面年利率为3%,如果以人民币每年升值5%来算,债券潜在回报为8%。该债券的零售部分最低量约10亿元人民币,个人投资者最低认购额为两万元人民币。

  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被认为是香港特区与内地金融合作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此前,香港人手上的人民币不是跨境到内地消费(置业),就是交付给香港官方清算行中银香港。在香港,人民币没有任何资产运作功能,这一切都是因为人民币无法自由兑换。由于人民币升值,导致内地的港币被“驱逐”回香港,使得香港产生通胀压力(香港的房价上涨亦是风向标),而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却毫无对应的金融产品,这一尴尬需要有“新举措”予以平衡。

  毫无疑问,中国政府放行政策性银行以及

商业银行来香港发人民币债券的目的就是加强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币的资金保值功能,促使香港和内地的资金融通、增添香港债券币类的广度和深度。

  必须承认,根据国开行的人民币债券的规模和利率来看,其回报率并非很高。显然,它的诞生并不是仅仅为了吸引香港同胞手上的人民币,使之“回流”到内地。因为该债券的利率水平要略高于内地的国债利率,也就是说,如果在内地发行筹资,其融资成本还要略低。另外,债券的价格同中国的利率政策高度相关,利率提高则人民币债券的价格下跌,而中国又处于多方预期的加息通道,利息或会持续性上扬。可以预见,香港地区虽然是联系汇率,利率变动与美国人联系,但内地的加息依然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人民币债券的价格。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债券在短期的价格走向上不会有很强的民间吸引力,它的增值亮点就是“

人民币汇率升值”。

  如果用更辽阔的眼界看人民币债券,就会发现这是一重要的战略部署,其深沉的含义是大力发展香港的人民币债券市场,将香港刺激成人民币汇率的“离岸定价中心”,让香港人拥有人民币汇率的海外市场定价权,与新加坡的NDF市场竞争。

  新加坡是香港争夺亚洲金融中心的有利竞争者。目前人民币境外汇率定价权主要被新加坡NDF市场控制。新加坡NDF市场的运作方式,就是在中国实施外汇管制的情况下,境外投资(投机)者不能直接参与国内的汇率交易,在境外离岸市场进行“交割”,由于他们不好弄到“人民币”货币实体(中国有强制结售汇制度),于是就采用了一种“无人民币本金”的交割方式,交割的对象是约定汇率与即期汇率之差额,而这个差额是以遍布世界的美元来进行支付的。NDF市场由新加坡于1996年推出,新加坡当时的目的是想成为人民币金融衍生品全球中心,制约其亚洲竞争者香港。

  实施这一宏大的战略目标,首要条件就是要扩大人民币在香港的“囤积量”,同那种人民币债券是为了“回流内地”的肤浅观点恰恰相反,人民币债券的出现恰恰是引导更多的人民币流入香港,因为人民币在香港获得了更多的资产运作空间。实际上,目前香港的人民币存款大约是250亿,盘子非常小。只须发行5次类似于国开行人民币债券规模,就可以将香港的人民币存款“抽干”。

  从长期看,人民币债券的利率将越来越优惠,其规模将越来越大,这将诱使香港人将更多的港币资产兑换成人民币,扩展人民币在香港的势力和空间,同时也增强香港在人民币国家询价市场中的地位。虽然香港表示暂时无意脱离与美元的联系汇率,转而挂钩人民币,但假以时日,香港必然会转换其目标币种,如果香港能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成为全球的人民币债券交易中心,那么,实施这一币种转换自然“水到渠成”。如果香港能够成为人民币债券交易中心,那么,香港推出的人民币汇率期货自然具有主导全球的话语权。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