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檀:如何保证特别国债不致损害国民福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9日08:08 南方新闻网

  经济人 之叶檀专栏

  成立中国巨无霸金融航母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新闻不是一天两天了,除了业内人士之外,没有人太当回事。最近一个新闻引起关注,财政部要发行总计1.55万亿十年期的特别国债,作为政府外汇投资公司(以下简称“汇投”)的资本金,并已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立项。看来万事俱备,只等一声令下,所谓中国的政府投资公司就要正式起航了。

  这一模式得到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淡马锡的影响,新加坡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改革的经验来源,从国资到外汇投资,全都成为模仿对象,此轮改革进入核心区,一旦模仿不当,或者模仿未得神韵,将引起我国经济的大波动。

  1.55万亿的数额不小,一旦投放市场,将会引起怎样的反应?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说明时用了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抑制货币流动性,缓解人民银行对冲压力;有利于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改善

宏观调控;有利于降低外汇储备规模,提高外汇经营收益水平;有利于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

  除了前两个有利于之外,后两个有利于用“希望”来表达更恰当一些。远的不说,以汇投首笔向私募基金集团黑石股权投资为例,由于黑石上市后除第一天外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跌穿发行价,导致汇投损失近5000万美元。当然,此笔投资属于长期投资,几天内的涨跌不足为据,但说明了我国外汇投资存在极大风险,追逐高风险高回报更是如此,因此,在安全的基础上寻求增值并不容易。我们不应忘记陈久霖案件,缺乏期货专业人才,被国外公司牵着鼻子走,到最后索赔无本,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而汇投同样如此,我国要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游戏,上场的选手恐怕就难以凑齐,得依靠外力才行,或者直接投资国外石油、矿山、贵重及稀缺金属、木材等资源类行业企业的股权,等着收取全球资源价格上涨的红利。

  除了这一个风险,汇投面临的更大风险还在于如何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四大国有资产公司成立后,不良贷款回收率只有百分之十几,从人员安排、运作成本等方面来看,可谓得不偿失。汇投公司是否会重蹈覆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能否建立起有效的内控机制,当我们热心于新加坡的政府公司时,绝对不应该遗忘他们成功的核心是严明的法治、市场化的考核与专业人士的运作,三者是成功的充要条件,缺一不可。目前准备建立的制度包括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正尽快制定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风险管理和市场运作机制;中央财政将建立“中央财政外汇经营基金”,用于核算特别国债和外汇资金的收支情况。

  希望这些制度能够真正建立起法规与预算方面的硬约束,由国家

审计署定期审计,并对利润有严格要求。但目前的设置却增添了道德风险,由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相当于由财政部承担了利率和
汇率
成本,对汇投公司进行了豁免。财政部是政府机构,由财政部兜底不如说是让全体纳税人兜底,这样的制度安排对于声称要走向国际市场的汇投公司,可以视为父爱主义的又一标本。

  第二,汇投公司如何使投资收益超过运作成本,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严格说来,汇投公司的资本金虽然是从国债而来,但其最终来源是外汇储备,即国内经济增长的收益,与每个国民利益相关。

  根据钟伟测算,汇投公司需要承担发行人民币债筹资的利率成本、用人民币向央行购汇时的贬值成本及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本身的运作成本,合计三方面成本在8%-10%之间。人民币处于上升通道,国外热钱追逐人民币红利,纷纷到中国投资,如迪拜世界集团投资长Yu Lai Boon表示,迪拜与中国官员已开始商讨国家投资机构间的合作事宜,中国将考虑我们在中东和西方已有的投资项目,而我们将考虑的是中国境内的项目。我国外汇储备却在压力下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这就要求操作者具有世界一流的运作能力,保证收益在15%以上,否则还不如投资美国长期国债。

  仅从以上两方面来看,特别国债对于我国经济就有不可忽视的长远影响,更别说特别国债对于利率市场化、对于中国流动性面临的中期收缩都有重大影响。如果投资长期失利,就是对全体国民福利的损害,而从目前来看,投资失利的风险极高。(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