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舸:十年是一张回家的邮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30日11:23 南方网

  2007年7月1日,将是“一个回家的日子”。十年前的今天,祖国向香港伸开了怀抱,游子迈进了家的大门。

  把7月1日称之为“回家的日子”,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回家”蕴涵的特殊含义,“回家”是传统的固守与精神的召唤,温暖的火焰映亮了每一个亲人的脸庞,喃喃细语述说这一百年来的憋屈、不满与伤痛,没有匆匆闪过的冷漠,只有亲人耐心的倾听与同声的呼应,短短几天里,尽情将情绪宣泄、将温情释放。在1997年7月1日,我们见证了这温情荡漾的一刻。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枚小小的

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这是诗人余光中在其脍炙人口的《乡愁》中所表达的浓浓乡情。中国人历来讲求基于地源之上的血脉、宗室、家族亲情,无论是出门在外,还是回家团聚,来自亲人、老乡的热情襄助,使得大家能团结一致,共同发展。

  十年的时间纬度,在历史长河中不算长;但在香港与内地的共同记忆中,却是一段弥足珍贵的温情记忆。狮子山与

长城终成一脉、香江奔腾流向长江,香港与内地两颗隔绝百余年的心,从此不再分离。

  都说香港人与广东人最亲,说同样的粤语,吃同样的早茶。其实,香港人与内地32个省市自治区的同胞,本是同根生,共饮母亲河(香港的淡水肉菜基本都由内地输送)。香港与内地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的频繁往来,密切合作,也证明双方用割不断的亲情,搭建了发展之桥。内地离香港很近,香港离内地很近,这种近,不仅是地理距离的近,更是心理距离的近。内地赴港定居者为数众多,在他们的身上,结合了中国人吃苦耐劳、勇于进取的传统精神,也在香港的多年工作生活中,获得更为开放的眼界,学会更为现代化的知识技能。而近年来港人北上,就像香港撒向祖国大地的一颗颗种子,生根发芽,不但传播了浸淫多年的先进市场管理理念、开放多元的文化,并且通过这种良性互动,通过亲情乡情的浇灌,使香港与内地的民族情感共同体茁壮成长。

  其实,回归前的香港,虽然经济发达、物质丰富,但在以民族国家为根基的世界发展秩序中,却是一个精神的孤儿。而回归后的香港,有国家与民众关心的眼神与祝福的话语,更有关键时刻的鼎力襄助。无论是

香港经济的重新振兴、以合拍影视为代表的港产文化“发现新大陆”,以及“港深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模式的深化,香港与内地的血缘纽带日益拉紧。香港十年所经历的悲伤或者喜悦、满足或者失落,都会第一时间传递到内地,形成情感共鸣。

  香港与内地的十年互动,不仅能够为双方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交流空间,更重要的是,在这种剪不断的亲情与乡情联系中,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文化、社会交流更为频繁深入,双方能够在沟通与交往中达成更多共识,更多认同。这无论对于香港对内地的投资发展,香港人与内地同胞的情感联系,乃至放眼中国未来两岸四地的交流与融合,都是长远之举。

  一个家庭的父母孩子之间,总有些磕磕绊绊,偶有些意气生发,然而,两三句拌嘴之后,总会归于一家人的和煦圆满。血浓于水,情臻于真。对于香港同胞和内地同胞来说,一句话可以诉说彼此的心曲——任何时候,我们都是一家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