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王国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钉子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2日09:47 国际先驱导报
这两年各地涌现的“最牛钉子户”之类,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奋起一击,但是当面对整个街区的利益时,他们又往往集体失声 【作者】王国华 当市政府决定填埋一座被垃圾包围了的运河(这条运河长不过1300多米),并在上面修建一条公路时,市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我们常见的是无动于衷,我们会以为那是市政府的事,而在日本北海道的小樽市,这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市民们举办讲座,回顾小樽运河的历史,邀请专家来论证和分析,经过几年的争论,终于“救下”这条运河,并将两岸的仓库改建为啤酒馆,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运河以及小樽市重获新生。东京大学文化学者西村幸夫在《再造魅力故乡》这本书里,一共讲述了17个类似的故事。 政府不敢“雷厉风行” 日本的市和町,大概相当于中国的县城和小镇,人口多在10万以下。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小镇历史悠久,在新的时代却衰落了,人口越来越少,商业凋零。当地人出于自豪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纷纷组织起来,献言献策,保护自己的家乡。 虽然市政当局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小樽运河的保卫者们并没有跟当局发生正面冲突。这是街区重生过程中的共性:大家都怀着建设性的态度来对待面临的问题。他们和当局站的角度不同,但大家都是为了街区的发展,因此,他们只是按照各自的思路来完成自己的任务。市政当局的建设态度表明,虽然他们也有自己既定的观点,但他们愿意听取市民的意见,展开讨论,这种讨论宁可一拖就是好几年,也不敢“雷厉风行”。 市民需要行动与建设性 市民们的自发性也值得中国居民借鉴,这两年各地涌现的“最牛钉子户”之类,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奋起一击,但是当面对整个街区的利益时,我们又往往集体失声。而日本的居民们却都怀着与市镇同悲喜的心理,把拯救街区当成头等大事,一呼百应,其中采取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赖户川的居民们放养了大量鲤鱼,让它们清理河道中的垃圾。为了保护鲤鱼,居民们在河道里设置栅栏,栅栏旁设置有《日志》,大家早晚两次轮流清理完垃圾后,便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这本日志的封面用毛笔写着“为了使赖户川更美丽”……在建设家园中,日本街区的居民们表现出的巨大热情和无私奉献精神,很让人感动。 本书里有数据,有绘图,有故事,在日本出版已经10年,重印不辍。西村幸夫在该书中文版前言中说:“我还是深信这些来自异国的故事可以打动中国读者的心。为何如此,是因为对自己出生的故乡、自己成长的地方,或者是你所选择生活的城镇的热爱,无论世界任何的地方都应该是相通的。” 精彩推荐《国际先驱导报》博客:http://blog.sina.com.cn/m/xqdb和http://xqdb.blog.sohu.com/ ihl-market@vip.sina.com,转载稿费50元/千字,稿费请寄: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财务收,邮编:100803)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