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杰:王朔装酷背后的犬儒化阴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9日09:10 中国青年报

  作者:魏英杰

  作为当代文学一员大将的王朔,正成为文学娱乐化的榜样人物。从王朔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一个作家的“市场化”,还有当下时代人文生态的一个侧影。

  有人惊呼:王朔疯了!

  打从出新书,这位痞子作家越发撒泼,简直成了“王大嘴”:忽而曝光谢东是私生子,转而报料陈晓旭还有个作家儿子;这边连着写数十篇博客,拿各地记者出气,那边大骂各省市过瘾。而他最新的举动是,声称腾讯不按知识产权给作者稿费,撤回对其博客的授权。——娱乐版小记们真的有福了,跟着老王不愁没饭吃。

  但让人困惑的是,为何不早不晚,偏偏新书一出版、网站一上线,王朔就癫狂了?而如果现在这个王朔是真实的,那么在新书里作深沉状、大谈哲学的那位王朔,又是谁?看来,王朔并非真“疯”,而是比以前更聪明、更世故了。以前的王朔,虽然痞子味十足,但言语里带着率真。而现在的王朔,让人看着满不是那么一回事。

  就拿他在博客上“指点”记者来说,无非三言两语,却往往成为媒体娱乐版的头条、专题。还有刊物,竟然“追访”那几位挨骂的记者。这是多么低成本的宣传!王朔大概是把有些媒体的本性看透了:就是骂了你们,你们还得屁颠儿地当个大事报道。我们甚至怀疑,王朔博客的点击率,有相当部分是各地记者贡献的。

  再来看王朔撤出腾讯博客一事。如果王朔自己不说,多少人知道他还有这么一个博客镜像?况且,经过三番五次自我吹捧,王朔要上网搞“

真人秀”的事,也已广为人知。只要打开“鲜花村”,就可以看到王朔“脱口秀”的链接——他目前主持着一个叫作“占座视频访谈”的网站。显然,这里才是王朔的博客大本营,也是他预期盈利的工具。至于腾讯博客,是否王朔自己在更新,都要存疑。这根本就不是什么
知识产权
、付费的事情。说白了,就是不带人家玩,还顺带踢人家一脚。

  更关键的是,王朔的言行看似惊世骇俗,实则不无“帮闲”意味。除了曝光电视剧审查存在“黑幕”,表现出一点社会责任心之外,其他的哪桩不是家长里短,专门挑人隐私、徒惹事端的题材?而如此节制的“宣泄”,你说他糊涂,实际上他可能比你明白着呢。否则,一位曾以近乎刻薄的笔调反讽现实、调侃人生的作家,怎么可能越活越“不经事”?

  真正说起来,无非那么一回事:王朔的一系列表现,不能排除泄忿、炒作嫌疑。当然,批评别人炒作,本身也很无聊。不说别的,现在的作家,哪些个不是时刻准备着自我炒作,或者被“落井下石”的?即使有作家不屑于炒作,还有书商、出版社跟在后面,要你出镜、签售、访谈。因此,从王朔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一个作家的“市场化”,还有当下时代人文生态的一个侧影。

  娱乐无聊化、文学娱乐化,早为各种事实所证明。比如宋祖德,就是一个娱乐“寄生虫”,娱乐经济的无聊产物。宋祖德的作用,就是不断地制造娱乐垃圾,吸引媒体把他的名字填入文娱版的边角。遗憾的是,作为当代文学一员大将的王朔,正成为文学娱乐化的榜样人物。在王朔之前,还没有像他这般重量级的作家,在市场主义面前如此放低身段,乃至不惜于自我娱乐化。王朔的“牺牲”,由此也带着某种悲剧色彩。这标示着,中国作家在市场社会中的媚俗底线,正在不断被突破;作家的精神边界,也在不断退缩。

  名人在博客上的表现,不外乎装嫩、装清纯、装酷、装牌坊几种。处于中年作家后期的王朔,走的基本是装酷路线,但更符合知识分子的“反智主义”特征:知识精英以明显有违常识、充满悖论的作品或言行吸引大众的批判,从而使大众进入游戏设置的陷阱。

  比如,大众想宣泄,就将自己当作靶子,供其宣泄;大众想娱乐,就把自己搞得像小丑,供其戏谑;还有就是像王朔这样,以骂功曲线媚俗。从这个角度看,王朔正由文坛“痞子英雄”,朝着“反智精英”转型。

  当然,王朔自我娱乐化也好、反智主义也罢,都是基于个人自由的一种抉择。不过,在王朔以及“王朔们”投身于文学娱乐化浪潮的那一刻,在看客们一张张充满诡异笑容的脸的背后,我隐约看到,一片集体犬儒化的迷雾,正向我们迎面扑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