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孟山:如何看待北大招收研究生超半数保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02:09 中国青年报

  作者:任孟山

  7月8日,北京大学公布了2008年研究生招生计划。在所有招生名额中,学校招收推荐免试生(保送生)的数量占到计划数的50%至80%,也就是说,北大研究生招生的一多半名额给了保送生(其中半数保送生将来自外校)。这一政策让很多来自普通高校想报考北大研究生的学生感觉“很不公平”。北大则表示,这么做是依照导师的意见,希望招收更高水平的学生。(《北京晨报》7月9日)

  北大的研究生名额是稀缺资源,北大把这么多的名额留给了保送生,无疑是加剧了已经白热化的竞争度。但是,北大这么做符合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和方向。

  近些年来,研究生招生几乎是以大跃进的速度进行,报考人数不断增长,很多人担忧“研究生高考化”。相对于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分数成为更重要的砝码,其中政治和英语这样的公共科目分数尤其重要,因为只要这两门不过关专业再好也不行。从这个角度讲,保送生可以在技术层面上避免这种国家的刚性要求,录取到专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学生。

  从另一个角度讲,保送生增加与否和高校的招生自主权相关,高校自主办学是近些年来高校和社会一直呼吁的权力。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加,意味着行政干预的合法性降低,高校可以在更高程度上按照学校本身的条件和发展意愿,来规划和调整高校的招生、培养、考核等各种模式。

  长期以来,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在国家统一管辖之下,行政化倾向严重,灵活度明显不够。经过多年的调适,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北大保送生是否应该超过半数,是能够在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框架内加以解释的。不仅如此,在研究生招生中加大导师意见的权重,加强与导师的沟通与协调,让导师真正能够参与到招生进程中来,是研究生招生的趋势和正确方向。相对于以分数高低录取的招生方式,保送方式会更多地听取导师意见,导师与学生的交流会更多些。

  当然,保送方式并非没有问题,尤其是在整个社会对高校共同体缺乏基本信任的情况下,保送生过多是否会给权钱交易提供更多空间,是否会加剧高校的腐败现象,如何保证保送过程的公平公正,都需要北大给整个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说服论据。

  毕竟,从根本上讲,

北京大学不是北大人的大学,而是中国人的大学,它是由公共财政供养且教育部倾斜力度很大的高校,假如它是私立大学,即使它的学生百分之百是保送生,也不会有什么公平与否的社会担忧和歧视与否的大众质疑。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招生流程全面阳光化操作,使其不仅有机构监管也能有社会监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