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南京》,不能不看的纪录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0日09:13 深圳商报

    作者:张敬伟

  院线暑期档来临,有一部电影不能不看,那就是由美国人制片和导演的纪录片《南京》。

  《南京》以西方人的视角真实再现南京大屠杀那段惨痛的历史,既是对30万罹难中国同胞沉冤灵魂的安慰,也是对错误史观的颠覆。更重要的是,西方主流社会正眼关注南京大屠杀,使南京大屠杀给予人类的悲剧警醒意义提升到奥斯维辛层面,最大限度地彰显了人类情感相惜的普世人道主义。70年后,无论美国人、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再重新审视黑白影像下闪现的人类自戕的图景时,应该有一种共通的悲悯情怀在流淌融合成人道主义的集体意识,这或是影片给予现代人最大的救赎性教化。

  虽然之前有过几部中国人拍摄的同类题材影片,但由于是现代人重新的演绎,艺术再现的表现力上显然无法模拟历史的真实。更重要的是,中日作为那段历史角色的当事人,中方对历史的解读一概被日本逆反偏执地颠覆。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担当起明晰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才具有第三方的客观性。导演比尔·古登泰格以其擅长的纪录片来表现南京大屠杀,给予观众眼见为实的现场震撼感。除了已经公布的日本残虐妇女儿童的历史照片,该片还撷取—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冒死拍摄的40分钟真实的录影带,内中穿插大屠杀幸存者断断续续的历史证言以及《拉贝日记》中的真实记述。在导演用良知剪接而成的蒙太奇中,该部纪录片更像是发生在昨天的黑白新闻事件。

  《南京》既非宣传仇恨,也不渲染反日,比尔·古登泰格导演强调的是“反战”。所以,尽管《南京》画面惨烈,影片处理上却以大屠杀幸存者和日本老兵的回忆来缓和观众对施暴者的憎恨情绪。影片不是单纯对人性残暴的赤裸白描,而是含蓄地用画外音和不同立场的当事人浩劫之后的反思去引导观众产生和平和勇气的联想。艺术的力量虽不如现实的政治权力导向来得迅猛,但却具有潜移默化滋润心田的神奇作用。南京大屠杀的悲剧记忆将会在不同国家和民族间定格,人们在记住奥斯维辛的同时也会想到1937年的浩劫南京。这段拂去尘霾的历史,将成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反思自身的伤痛文化。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