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书之:教师胁迫女生卖处背后的底层沦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1日09:25 国际在线

  作者:毕书之

  一则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的消息近日终于被贵州威宁县警方证实:该县新发乡中学两名老师胁迫13岁至17岁女生“卖处”。截至6月27日,警方已控制8名嫌疑人,主要嫌疑人在逃。此前,民间传闻受害女生达百人以上,有杂志报道称受害人数83人。据威宁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掌握的受害人数为18人,但具体人数需要等警方结案时方能确定。(7月10日新京报)

  即便“只有18人”,乡村教师胁迫女学生卖处的事实也令人震惊。两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几个做小生意的家属,凑到一起,竟然干起了如此泯灭人性的“生意”,让人不寒而栗。从阶层身份上讲,这些人也处于社会的底层,过着非常普通的日子,就如同山西黑砖窑事件中的衡庭汉一样。但是,就是在底层的生活中,他们选择了“抽刀向更弱者”,而他们对其他弱者的戕害,手段、方式之残忍,已经超越了人伦道德的底线。

  我们可以诅咒为虐者,却不得不反思:何以至此?

  两名教师何以从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沦落到贩卖女学生的人贩子?他们生存在怎样的环境当中?如此胆大妄为的勾当搞了很久,周围的人为何没有觉察?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这两名教师“素质太差、劣迹斑斑”,却都选择了沉默?为什么正直的前校长向上级举报,却无人搭理?在这个贩卖链条上,有太多的知情者,何以大家都不说话?

  或许,正如

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7月9日在《经济观察报》专栏文章所言,我们实际上不得不痛苦地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在生存生态恶化背景下的“底层沦陷”或“底层堕落”。当然,这种堕落不会是底层中人人如此,但沦陷却绝非个人之事,这种现象又在以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程度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显然,“胁迫女学生卖处”便是这沦陷的一个极端表现。

  如果寻找根源,长期以来社会群体价值观的扭曲是当前这种沦陷的重要推手———最近一期的《南风窗》在总结反思“经济决定论”,经济决定论除了对环境等破坏需要反思之外,窃以为,一个更重要、更深远的影响是对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让我们的是非标准全面的物化,继而丧失了基本的道德价值判断。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讨论“仇富”,后来又大谈“仇官”;在另一个层面上,社会又大量存在着“歧视农民工”、“歧视下岗工人”……显然,随便哪一种贴标签的方式都是将一个群体简单物化评价,而不是基于道德价值观的是非评价。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乱局中,使得一些资源相对匮乏、生存空间相对狭仄的底层群体,在价值观上彻底扭曲,继而有了诸多互相倾轧的举动,要么把同样辛苦奔波的穷兄弟作为奴役,要么把无辜的孩子当成性交易的工具———底线,荡然无存。

  每一个丑行暴露出来,都会令我们唏嘘不已。尤其可怕的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离我们似乎并不遥远。就在昨日的媒体上,有报道说,一个在兰州打工的少年不幸溺水身亡,事件引起当地近千名群众围观,4名好心市民冒着生命危险下水展开义务营救,围观群众有的鼓掌,有的发出嘘声。看客当中,应该多是普通人,也多生活于社会的底层,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违背基本的是非伦理,“消遣”那些做出正确选择的人。而这样的报道,基本上隔几天便会有一次。

  道德底线被撕开口子,就必然有人要为之流血,出现黑砖窑、卖处之类的荒唐行为也就“顺水乘舟”。中国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发展到今天,一面是经济上取得的骄人成绩,但另一面诸多悲剧也一再发生。我们一直非常关注贫富悬殊的后果,但在另一个层面上,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提醒我们:更需要关注大批居于社会底层人们的生存状态,通过结构性、制度性的托底,让这个最短的短板得以健康成长起来。一定意义上讲,底层沦陷是一个比贫富差距更可怕的社会危机。

  靠什么力量,从社会人的大脑中抽走太多的物化因素?靠什么力量,拯救那些在底层沦陷中被陷入绝境的无辜弱势者?这看起来已经变得非常困难,却是中国社会继续发展必须面对的瓶颈。

    来源:

燕赵都市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