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孟山:蓝藻带给我们怎样的教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01:21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任孟山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滇池、巢湖、太湖的水危机造成的城市水荒,已经让数以百万的人真切地体察到与环境污染不期而遇的痛苦。我相信,面对自来水突然不能饮用的那一刻,人们许久以来的幸福感肯定会烟消云散。我们不得不追问:经济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

  “这次太湖蓝藻事件给江苏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在7日召开的江苏省太湖水污染治理工作会议上,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承认,太湖蓝藻事件爆发后,外界已经对江苏全面小康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质疑。他表示,“无论经济怎样繁荣发达,如果不能让老百姓饮用干净的水,人民群众就不会认可我们的全面小康模式,江苏全面小康的成果就会被颠覆。”(7月11日《第一财经日报》)

  这是迄今为止对太湖蓝藻事件做出的最让人感慨的评价,不仅因为它出自主政高官之口,还因为这个评价合乎民生期待。

  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以为只要经济发展百姓就能获利,但残酷的现实显然不是这样,至少不完全是这样。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滇池、

巢湖、太湖的
水危机
造成的城市水荒,已经让数以百万的人真切地体察到与环境污染不期而遇的痛苦。我相信,面对自来水突然不能饮用的那一刻,人们许久以来的幸福感肯定会烟消云散。我们不得不追问:经济发展究竟是为了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平均增长率为9.7%,这样的数字实在是国人的骄傲。但是,考量经济发展速度不能只有一套评价体系,不能只看到经济发展的数字增长、摩天大楼的崛起速度、工厂企业的建设数量,还应该看到全国流经城市的河流95%以上受到严重污染、75%的湖泊出现非氧化问题、3亿农民喝不到干净水、4亿城市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

  经济学的简单知识中有成本与收益这样一对概念,收益是去除成本之后的净得。也就是说,收益减除成本的结果应该是正值,才能算作没有白费力气,否则的话,不仅是白白付出,而且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现在看来,触目惊心的污染数字和惊心动魄的污染事件,都迫使我们的政府和人民必须要“秋后算账”了———如果经济发展还抵不上环境污染的成本,从理论上讲,还不如停止赶路原地踏步。

  去年下半年,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向媒体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在这个中国第一份经过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如果在现有的治理技术水平下全部处理2004年点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需要一次性直接投资约为10800亿元,占当年GDP的6.8%左右。同时每年还需另外花费治理运行成本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这三个数字加在一起是11.65%,即使按照经过经济普查之后,2004年GDP增长率由原来的9.5%修订为10.1%,仍然抵不上污染与治理的数字。

  没有人愿意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最后什么都得不到;更没有人愿意曾经全身心投入,最后不但不能得到什么,可能还要继续付出。不幸的是,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好像变得越来越不妙,繁荣背后是我们必须付出的环境与健康。这当然不是发展的初衷,却是必须承受之重。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或许李源潮的话不无启示:“这是我们向大自然还账,哪怕GDP下降15%,也不过相当于苏锡常的增长放缓一年,为了免于给后人留下更大的损失,这个代价必须花,这个决心必须下,这个共识必须形成。”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