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成品油价牵一发动全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09:46 东方网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马红漫

  步入7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如脱缰野马般飙升。7月2日,国际油价突破每桶72美元,创下了10个月以来的最高纪录。更为极端的预测认为,伴着冬季取暖高峰的到来,到下半年油价将至少达到80美元每桶。

  大多数民众或许认为国际油价的波动根本与己无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据报道,国际油价飙升之际,两大石油巨头已向国家发改委递交了提价申请。国内成品油价格如果真的应声而动,所有人的生活和选择都可能发生变化。

  

中国经济目前正游走于通货膨胀的边缘,用官方的语言讲就是“由偏快转向过热”,因此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让通胀来临。尽管6月份CPI(消费物价指数)数据尚未公布,但是多方权威预测已经把这一关键数据指向4%以上。不幸言中的话,28个月以来的物价指数将创下新高。屡创新高的各地猪肉价格是推动CPI飙升的原因之一,而猪肉供给本身的时差,将让物价走高因素持续延长至9月份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追随国际市场油价上涨,无异于火上浇油。由于成品油需求刚性的存在,市场会将涨价因素通过工业品成本、消费品成本这一链条,一直传递到最末尾的消费终端。由此,未来数月的CPI将会屡创历史新高。果真如此的话,大众的生活至少将在两个方面发生较大变化:其一,久违了的通货膨胀将正式降临,物价飙升,甚或引发恐慌性抢购;其二,利率水平将不断提高,影响企业经营成本和居民的

理财偏好,
股票
市场也将因此而产生结构性动荡。影响可谓大矣。由此可见,成品油价格调高并非简单的从企业成本到售价的同比例提高,而是牵涉到社会公众的基本生活,理应慎字当头。

  深入讨论成品油价格,我们就会发现这一价格的形成机制完全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怪胎。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通过竞争形成公平的供给价格不同,我国成品油目前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寡头企业垄断供应,而两家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来就是表面现象,零售油价从未出现过发改委允许的降价销售就是明证。再从价格的决定来看,发改委拥有行政性的决定权,目前的定价机制忽略了终端普通消费者的权力,只有两大石油巨头事实上单方面获得了游说行政部门的机会。

  两大石油巨头提交发改委的报告,必然要谈及自身经营的困难,特别是炼油企业大幅亏损问题,借以吁请政策支持。尽管媒体提出质疑,尽管多年的高额暴利足以弥补其短期亏损,尽管油价提高将大面积地影响公众生活,但一些迹象表明,提价似乎已在所难免。据报道,一些精明的批发商、加油站甚至货运公司等大户们已暗自囤油,期待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后能大赚一笔。而成品油价格提高后各方的利益损失及其他不良后果,恐怕不在主事者考量之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