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桦:岳阳楼扩建延伸的悲情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8日06:26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椿桦(资深媒体评论员)

  人们因为深深领教了公共建设中的形象工程与政绩工程之苦,所以对一切巨资建设项目都保持警惕与怀疑,这便是形象工程催生的“悲情主义”。这种公众悲情,值得各地与各级政府检讨。

  公元1045年,滕子京担任岳阳市(时称巴陵郡)领导的第二年,重修了一次岳阳楼,重修时“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对此,范仲淹先生写了一篇《岳阳楼记》,给予表扬。公元2007年,岳阳楼又完成了一次全方位的重修与扩建,但是这次大修,岳阳市的领导没有获得多少表扬,更多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舆论口水。

  来自《三湘都市报》的消息说,斥资3.2亿元扩建的岳阳楼景区并非只是为了一个旅游节,岳阳楼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表示,扩建景区乃是岳阳市一场筹划3年之久的旅游兴市战役,是一项“民心工程”;这次扩建同样是“增其旧制”,保持原有建筑风格,目的是为了延伸名楼文化。该负责人此言一出,非但没有平息争议,反而使岳阳市的决策者又遭遇新一轮的批评。与当年滕子京相比,同样是重修岳阳楼,今天的岳阳市领导为何获得的是完全相反的评价?

  我认为,这与当下城建领域的“悲情主义”密不可分——人们因为深深领教了公共建设中的形象工程与政绩工程之苦,所以对一切巨资建设项目都保持警惕与怀疑,这便是形象工程催生的“悲情主义”。想当年,范仲淹对滕子京的“政绩工程”大发感慨,对洞庭美景极尽天下最华美的词藻(据说他本人在写《岳阳楼记》之前压根就没登过岳阳楼),甚至联想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明显是一种乐观心态。但到了今天,许多人竟以范公的名言来教训同样是重修岳阳楼的领导者,认为他们是反面理解范公思想的。这明显是一种悲观心态,可见“名楼文化”尚未延伸,“建设悲情”早已延伸泛滥开来。

  在形象工程泛滥成灾的语境下“悲情主义者”很容易将岳阳楼景区扩建与鼠患、劳民伤财、违反程序等问题扯上关系。很多人不满当地政府治理鼠患拿不出足够的子儿,却在城建上拿出3.2亿元;有的人则认为,许多小学校舍破烂不堪、失学问题严重,3.2亿元花在教育与扶贫方面才算是花在刀口上;有些民主意识较强的人士则指责扩建没有遵循民意,定位为“民心工程”有些荒唐。

  但是,如果人们愿意追根溯源地去了解此次岳阳楼扩建工程的更多细节,也许会认为有些质疑的理由并不充分。例如:景区扩建工程早在去年 8月就动工了,如果领导们对闹鼠灾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么大把花钱投资城建是不妥的;3.2亿元并非全部来自政府的钱袋,截至2006年底,该市景区基建引进资金就达1.5亿元,如果政府只是引资扶贫,企业老板想必是不会这么慷慨的;至于民主程序,早在1996年,岳阳市人大常委会就已表决通过了《岳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5),扩建修整岳阳景区的方案就白纸黑字地写在其中。

  在悲观者眼中,3.2亿元似乎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环保、贫困等民生问题不首先彻底解决,是不能在任何改善城市形象的事项上花大钱的。而不太愿意想到,公共投资本身可以更好地改善民生,也没有想到,并不是所有的公共建设,都像王怀忠集资3.2亿元建成的如今是野兽出没的阜阳机场那样。

  尽管在我看来,岳阳楼景区的扩建蕴含着旅游兴市的美好期待,但是批判之声所透露出来的公众悲情,仍然值得包括岳阳市政府之内的各地与各级政府检讨:政府决策怎样才能取信于民?良好的建设初衷是否就可以排除公众质疑?从当下的公众话语来分析,政府在这方面的作为还是有待提高的。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