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孟山:个人福祉缺失的GDP增长价值何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11:04 南方网

  作者:任孟山

  国家统计局19日公布,经过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06768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很多市场人士此前分析,按照目前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中国的GDP总量极有可能在年底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从现有的数据来看,德国今年第一、二季度的GDP增幅只有3%左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市场人士的分析到年底基本不会落空。

  这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个具有标志意义的巨大跨越,它让整个世界看到了中国这些年来疾步前行的成果。在这个以实力决定话语权的非理想世界中,GDP的数字涵盖着无尽的力量想象和社会展望。我们由衷地渴望中国的繁荣与强大,任何有益的数字增长我们都不会吝惜最热烈的掌声。但是,时刻需要提醒自己的是,不需要过度解读GDP增长的意义和价值,应该保持一种谨慎乐观的态度。因为,华丽数字的背后,中国还有很多必须解决却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仅有GDP增长并不能使其自动消解。

  就经济与社会的关系而言,GDP总量增长与个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应该具有极大的相关性。这一点,在改革开放初期曾经体现的非常明显,几乎所有国人都能够从日常生活的体验中,感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个人福利改善。可是,在当下的社会中,这样的情况显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分层结构的逐渐定型,使得社会发展的复杂性急剧扩展。如果没有设计良好的制度体系,经济发展能够让所有人受益的运行模式,只能是想象中的乌托邦。这在弱势群体日益扩大化的现实社会中可以非常容易地得到佐证。

  与发达国家相比,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部分在中国都已具备。换句话说,凡是发达国家所有的社会阶层在中国都已出现。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却没有一个能够与之配套保障其顺利运转的制度体系。这在中国现在为人诟病最多的三个领域都有体现,即住房、教育、医疗。

房价一路飞涨的凯歌远征与无数人望房兴叹的低眉垂首、教育费用日渐升高学校高楼迭起与无力负担转而信奉“读书无用论”的反智潮流、医疗机构弊病重重天价盛行与患者囊中空空只能横尸门前,这些都是在对比中刺人眼目且令人心痛的社会画面。对于中国而言,如何有效缓解个人压力、改善个人生活,仍是社会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也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必须策略。

  与我们的GDP总量相差无几的德国相比,中国需要学习的东西确实是还有很多。或许德国“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会让部分人质疑其对社会发展动力的激发,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人会质疑其制度设计的出发点:以人为本,尽可能地让每个国人都能过上尊严而体面的生活。经济增长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改善,人的目的性若是不复存在,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为发展而发展的数字增长可以是政绩却不可以是成绩。GDP增长必须与国民生活改善有效结合,才能实现“让全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的执政理念。

  自1978年以降,中国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一直脚步匆匆,因为我们在过去的时间里逝去的太多,停顿的太久,没有速度就不可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没有速度就无法体现出制度的优越性并兑现曾经的诺言,没有速度也无法让人们的生活得到迅速改善。但是,速度提升带来的数字增长,最终需要与改善个人的生活品质相关,能够最大限度转化到个人的生活体验中去,应该让人们体会到经济增长中的参与感,以及个人生活与GDP之间的价值链条。必须明确,观照个人福祉是GDP增长的终极目标和价值。惟有如此,国家在用数字增长找到自信的同时,个人也能从日常生活找到自尊,从而构建出我们期待中的

和谐社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