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醉心中国制造之时,莫忘中国创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00:42 长城在线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余丰慧

  面对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竞争,不久前韩国一位驻京记者写书称,“如果说中国是世界工厂,就应该把我们的国家培育成庞大的研究开发中心”,“只要我们保持高一档次的技术优势,只要我们保持‘韩国的产品价格虽贵但质量好’的形象,中国就永远是我们的黄金市场。”(7月18日《瞭望》)。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清泰在题为“中国应该如何走出‘世界工厂’误区”一文中开头就引用了韩国记者的话。韩国记者力图把中国长期当作自己的加工工厂和黄金市场的想法令人震惊。在震惊之余,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记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如此细致的观察,他的观点确实击中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除了这些话语令人震惊以外,还有一些外国观察家们提供的数据和事实同样令人惊讶:英国剑桥大学彼得·诺兰教授写到,“后来居上的工业化国家,不论是19世纪的美国还是20世纪后期的韩国,每个国家都产生了一批具有全球

竞争力的企业。中国却是惟一一个没有产生这样企业的后来居上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家马丁·沃尔夫说:“中国对外国专业技术的依赖程度很高,与日本、韩国不同,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技术创新没有多大进展,在创立世界级企业方面也没有多大建树。”目前,除垄断行业外,国内高技术含量的行业大都处于外资实际控制之下。

  这里面有几个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重视和深刻思考: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必须认真分析我们是如何参与的,又“高”在哪里?目前为止,我们引进外商投资累计达6000多亿美元,中国企业累计对外投资约700亿美元。这表明,“引进来”还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这是跨国公司以其全球战略为目标,以资本、技术、品牌、市场以及关键零部件等实力,整合中国的产业、企业和资源。这几年我国出口大幅增加,外贸顺差急剧增长,但是,我们出口的都是低端日常消费品,高端技术、具有控制力的东西不多。并且,工业品出口的60%来自外商企业。“引进来”的大大多于“走出去”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这就决定了中国在外资企业控制下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外资的品牌、技术、资本攫取了大部分利润。这种世界工厂地位,就连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也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了。从过去国外名牌服装在中国的“贴牌”生产,到现在电脑甚至

笔记本电脑也开始“贴牌”生产了。外资就出一个“牌子”,所有生产都在中国企业进行,所有成本都由中国企业承担,外资却拿走了大部分利润。

  我们引进外资一个目的是“市场换技术”,但是,结果却发现:国内许多企业尽管让出了市场,甚至让渡了部分所有权,但并没有换来更强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术,有的技术能力实际上在衰退。这不能只怪罪外资,主要应该从我们本身找原因。有数据显示,日本引进技术时期,平均花一美元引进,要花约7美元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短短的30年,日本走过了从引进到创新的全过程,进入了技术输出国家的行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技术的项目数和总支出可能比日本与韩国之和还要多,但用于消化吸收的费用只相当于引进费用的7%,只及日本的百分之一。这一点费用只能解释图纸、对引进技术的效果作必要的验证,不可能吃透、消化,更不可能再创新。这也许是“让出市场不能换来技术”的主要原因。技术可以购买,但技术能力是买不来的。

  外资到中国来,主要看中是四个难得的市场:一是巨大的商品倾销市场,二是廉价的劳动力市场,三是廉价的资源市场,四是廉价的污染成本市场。这是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但是,我们一些地方为引进而引进,只引进不消化、不利用,甚至不惜让渡土地、税收和所有权,而对自己的技术创新、本土企业却不管不问。这就导致外资达到了目的,而我们的目的却落空了。结果就像政协常委陈清泰所说的,在消化吸收上不到家,带来的是以更多的支出进行第二次引进和再引进。横向看,多家企业重复购买同一技术;纵向看,第一轮引进后就是第二轮引进。结果我们的技术费用总量并不少,但大都交给了外国人,没有很好地培育出自己的技术力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刻反思。

  我们决不能沦为欧美以及日韩等国家的“黄金市场”,我们要改“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