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士兵:高考改革应在博弈中获得认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3日10:41 红网-潇湘晨报

  潇湘晨报评论员 单士兵

  在这个时代,改革已经成了一个最流行的语词。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既异彩纷呈,又跌宕起伏。在充满争议、胶着、回旋以及认同的过程中,改革最终必须通过特定路径选择,向着某种预设的向度演进。

  高考改革也是。30年来,有关高考改革的争议一波胜似一波,围绕高考改革的路途选择更是错综复杂,令人无从舍取。最近,一份由民间学者推出的《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再次牵动国人神经,吸引公众眼球。这份具有完整框架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在寄往国家教育部后,也得到了积极回应。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教育部会充分考虑采纳民间的建议。”

  一直以来,人们诉求的高考改革,说到底,就是寄望通过新的路途选择,来构建人才的成长与选拔最有利的通途,来使高考在实现社会和谐、公平与发展上,最大程度地起到积极作用。而30年的高考演进,使高考已经不只是一个纯粹的教育问题,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性时代课题,甚至还是一个复杂的技术问题。

  这决定着,高考,不仅仅关系到特定群体的经济利益,甚至还与特定群体的政治利益相关联。由此,才会滋生诸如不公平的招生名额设定、不公平

分数线倾斜问题,甚至,层出不穷的高考集体舞弊事件,都与高考凝结的教育政绩有关。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下,我们谈及高考改革,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呈现如此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的场景了。即高考改革与其他社会领域的改革一样,也必然地遇到来自特定利益集团的阻力。

  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经验证明,只有让公众真正参与到改革中来,通过充分的意见博弈,给公众话语权,来捍卫他们的权利,改革才能最终无限趋近于决策的正当性、程序的可行性与目标的实现性。既往高考改革或是停滞不前,或是缺乏创新,与教育部门的自说自话,闭门造车大有关联。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于此次国内首份由民间高考研究专家推出的高考方案,我们认为,其最大的价值落点,就应该在于其学术价值的独立性,在于其利益代言中的中间立场,在于其对待相关问题更易于从民间立场出发,来阐述“以人为本”的高考价值观。

  现在,教育部表示会充分考虑采纳民间的建议,但又强调,有些建议从一时、一地或一人的角度出发是好的,但放到全国的范围来看未必行得通。一切都表明,改革所必须的意见博弈业已开始产生。这样高考方案本身负载的独立性,在与官方话语博弈过程中,更容易让我们看清,当前高考改革的真正阻力与障碍到底在哪里。

  比如,在具体问题上,是观念落后,还是机制落后?相关的阻力与障碍,是来自特定的利益集团,还是基于某个行政部门的惰性思维和无所作为?由此,高考改革才能通过制度创新与责任界定,来摆脱相关束缚,来解决与高考有关的应试教育、招生腐败等等问题,最终改变高考以牺牲人才培养的效率为代价的现实,来实现高考改革的普惠性,让高考改革成果为全社会所共享。

  诚然,现在我们不能简单放大这份民间的《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的价值与功效,毕竟,高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恰恰因此,我们才分外珍惜这种独立话语方式的参与,我们才期待,有更多不同阶层的群体参与到高考改革的争议中,最终搭建起一个有关高考改革合理的良性意见博弈平台,使真理越辩越明,问题越说越清,使我们的高考改革不再停留在局部的、割裂的层面,为高考改革找到彻底的制度性出口,使广大公众能真正感受到高考改革的风,吹向了真正的公平与效率。

  [稿源:红网-潇湘晨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