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肖复兴:相声纪念为何变了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5日08:18 新京报
作者:肖复兴(北京作家) 我不敢说,这是借死者赚钱的一种笨拙而露骨的商业运作,但明显是借水行船的商业味道,想侯氏地下有知,凭着他天生的善良与敏感,是能够嗅得出来的。 其实,自马季逝世之后,就已经进入了后相声时代。侯耀文虽然对相声有其贡献,但更多他是侯宝林后代中惟一说相声的传人,他的逝世对于相声有所损失,但不因为他便推迟这个时代早早就已经无可奈何的来临。所谓后相声时代,就是已经没有了大师而群龙无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相声还可以逗人乐,但离现实越来越远,离电视晚会越来越近,和小品越来越串秧儿,再没有了侯宝林、马三立时代的韵味和芒刺了。 这是我早就想到的了,但是,我没有想到的是,侯耀文病逝之后,对于侯氏的纪念,比起当年对于他爸爸侯宝林先生的纪念,要热闹得多。其中的多种相声专场演出,独出机杼,别有新意。按理说,用让人笑的方式来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多少有些滑稽。不过,含泪带笑本身可以就是相声,荒诞不经也具有后相声时代的特点。而且,因为侯氏和他的弟子都是相声演员,近水楼台,也不失为一种便当而朴素的方式。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下个月中旬在世纪剧院演出的纪念专场,每张入场券的票价竟然高达880元。这个票价,在当今我国的演出市场里,不能不说是偏高的;更不要说和世界接轨,在国外一场在最豪华剧场的最顶级演出的最高票价不过60美元上下。 当然,票价高昂,也不见得就一定有什么错误,如果如此高的票房收入都用于慈善等公益捐赠,或用于相声新人的培养基金等用场,代表死者生前的一份拳拳心意,也代表演出者对死者的敬重和支持,自然,我无话可说,再高一点的票价,也师出有名,无可厚非。 但是,在世纪剧院的三场纪念专场演出,都是商业演出。 而在前几天,即7月17日,侯氏冥寿那天,在解放军歌剧院的纪念专场演出,几乎和现在的专场的节目、演员大同小异,也是郭德纲的《卖布头》压轴,每张门票最高200元。才过了短短几天,票价竟然翻着跟头连翻四倍之多,理由或者依据是什么?不都打着纪念侯氏的牌吗?包子皮还在,怎么馅变了呢?仅仅因为从解放军歌剧院变为世纪剧院,开销剧增,一下子就如魔术中的鸡变鸭了吗? 而在与世纪剧院的纪念专场演出同时,在中山公园举办的为孩子演出的暑期专场的音乐会的门票,每张最高100元。那也是专场演出。 相声一直是被相声演员标榜为“草根艺术”的,谁都没敢忘记侯宝林当年在天桥是如何撂地摊卖艺的,郭德纲最初在天桥乐小剧场说相声的时候,每张票20元,也不过是才过去不久的事情。怎么?草根这么快就长成了参天的玉树临风?如今的相声阔气得一张票要卖到880元不可了吗? 非如此,不能显示对于侯氏纪念之隆重不可?怀念之情,如同鞋垫或增高一样也得是用价码来垫高的吗? 我不敢说,这是借死者赚钱的一种笨拙而露骨的商业运作,但明显是借水行船的商业味道,想侯氏地下有知,凭着他天生的善良与敏感,是能够嗅得出来的。 我一直想把侯氏突然病逝之后发生的事情编一段相声,从人们对他遗产数目的猜测(包括两个女儿的分配),到豪宅的出售(包括后来说是还欠着款项又说是凶宅而难出手),到今天的纪念专场演出的票价设置与分成、以及演出的梁山泊排座次最后定下铁路文工团和德云社各演前后半场……虽然都与相声无关,却都和人们眼下最关心的钱和世风民风有关。它确实含有太多的相声素材,可以写出一段别开生面的相声,而且非常符合后相声时代的荒诞特点。那特点便是让我们觉得越来越好笑,却让我们离前辈开创的相声天地与境界越来越远。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