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公务奢侈源自向上看齐的冲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7日11:16 现代快报

  作者:秋风

  官大,可以坐好车,官小只能坐便宜车。安徽省有关部门近日专门出台文件,要求严格按照官员级别配备公务车辆:正省级干部配备排气量在3.0升以下、价格45万元以内的轿车;副省级干部相对固定用车,配备排气量在3.0升以下、价格35万以内的轿车;一般公务用车则配备排气量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

  官方发布这个文件的初衷自然是为了节制

公务员乱花钱,与清查豪华楼堂馆所异曲同工。但按照这个文件的内在精神,却几乎不可能抑制有些官员们的奢靡之风。

  这个文件十分具体地揭示了当下政府办公经费支出的基本原理:行政级别越高,就可以购置越高级的设备,建造越高级的办公大楼及越辉煌的会议室。当然,所有花费都是由财政支出的。

  其实,自古以来即是如此。比如,古代就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的衙门及主官住所的规制,所谓“官大者规制具备,官小者依次而减”。皇城是放大了的县衙,县衙是缩小了、劣质化了的皇城。甚至官民的住宅大小、尤其是宅门规制,也有明确规定。凡有逾制,将可能惹来杀头之罪。即便如此,官员、民众也经常逾制,就是超规格配备车辆、建造住宅等等。

  今天欲重复这套官员公务设备规制,大约更是难以约束一些官员的奢侈倾向。问题的关键在于,官员们处于自上而下的控制——服从体系中,对于官员来说,这套体制的好处是,每人都有升迁的可能。今天当镇长,明天就可能当上局长,然后是副县长,并可一路升上去。

  在这套体制下,每位官员都有强烈的升迁愿望,其主要精力都是向上跑,在上级面前表现自己的政绩,费尽心机地在上级政府那里寻找关系。与此同时,他也通过模仿上级政府的办公规制,来满足自己对于未来前景的想象。

  这是一种心理代偿机制。如果领导能,自己为什么不能?除了最高层官员,所有官员都会这样想。看着自己上级的办公楼、公务用车、住房、宴请标准、会议中心、礼堂、会见厅的装饰,所有官员都有一种模仿的冲动。假如自己坐在跟领导同样高级的轿车、在同样富丽堂皇的大会堂开会,自己仿佛也就成了领导。在给定的制度约束下,这种心理冲动是没有任何办法抑制的。

  另一方面,在这套体制下,每位主政官员在自己地盘上的权力又是几乎不受约束的。外部的约束、监督固然难以发挥作用,行政体系内部上级对下级的监督,也不大可能奏效。因为,每一级政府都不是自治的,政府官员的主要任务是执行上级政府交办的工作。所以,上级反而要依赖下级,必须全力支持下级的工作。正常情况下,上级对下级的监督都很弱,除非事态闹得太大,而影响到上级在更上级那里的政绩。各种监督机制失灵,一个地方的政府官员想怎么花钱,就是自己说了算。

  向上级看齐的强烈心理冲动与几乎不受约束的权力结合在一起,造成了一波又一波建造豪华楼堂馆所、购置豪华公务汽车、提高宴请标准等等现象。而且,每一级政府都不例外。比如,前不久,中央政府若干部门刚刚查处地方政府建造豪华楼堂馆所的事情,李金华的

审计报告却点名指出,若干中央国家机关建造了超标准楼堂馆所。

  可以说,公务消费奢侈化是政府体系自上而下构造、而各级政府权力又未受有效约束的体制的一种内在趋势。级别比较高的政府几乎年年发文件,年年进行查处,但宏伟的大楼在各个级别的城镇还是盖起来了,各级政府也添置了一批又一批高级轿车。(北京学者)

    来源:现代快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