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永斌:矿工成功被救 经验值得细细剖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2日07:45 长江商报

  本报评论员 彭永斌

  昨天,河南陕县支建煤矿透水事故中,69名生死悬于一线的矿工,被困井下75小时后全部解救生还。

  在无情的暴雨和突然的灾难面前,69个一度濒临破碎的家庭依然保持完整。从确定营救方案,到与被困工人通上电话,乃至通过管道输送牛奶,直至最后将被困工人抬上救护车,整个过程,也见证了一系列救援措施的有效运转。被扶出矿井的工人们,扑通一跪显示的生命“难得”,也促使我们再思考,去从那些成功因素的背后探索更多更强的“救命管道”。

  无疑,在本次事件中,“通风管”成为了关键的救命工具。现场救援的国家安监总局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王志坚说:“我们很幸运有一个压风管道可以利用,通信线路没有中断,这是历次救援都没有的。”依靠这条“历次救援都没有”的管道,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给被困矿工传递了信心;也是依靠这条管道,在矿工们被困36小时后就送进了牛奶。再回看这条立下奇功的管道,其实给更多矿井的安全预案提供了想象:如果能实现一些巧妙安排,比如设置专用“救命管道”,使一些管道在事故发生时不至于断裂或阻塞,那一旦事故真发生了,也必定增加更多生还的希望。

  同时,救援能顺利进行,“整建制”调动过来的义煤集团救灾队伍,还有“整批量”调集的救灾设备,为指挥部迅速做出“一堵、二排、三送氧气”的决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清淤和排水能尽快完成,救援时间能尽可能地缩短,也再次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救灾预案是如此重要。此前,包括国家安监总局等主管部门在内,也一再强调要科学建立应急机制,做好各种救援和防范预案,但不可否认,在一些地方,各种应急预案仍有待建立和完善。

  与一根小小的通风管相比,刚性制度化的救援机制,各种应急预案,才是最大最强的“救命通道”。必须承认,每一次事故均有不同,但也必须清楚,先有坚实的基础、有过硬的准备,然后才是因地制宜。面对任何一次事故,科学的救援决定,显然不可能建立在抡空之上,那样既无法科学,也只能空有“军师”而发挥不出作用。

  对一次成功的救援,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欣喜、并表达赞叹。由一个细节而至整个救援机制,及至前期预防,再咀嚼这些成功的关键,无疑将有助于未来进一步的工作。过去,我们从血的教训里反思;这次,我们从生命的惊险回归里总结,可资借鉴的经验,还有待进一步的剖析。不管从什么路径进入,其旨归始终是一致的,那就是安全生产,保护工人们的生命。这一旨归,也不仅限于矿井,还有更广泛的生产领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