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田德政:人们为何这么关注矿难中官员的哭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3日00:02 红网
作者:田德政 经历了76个小时的煎熬后,河南省陕县支建煤矿透水事故中被困的69名矿工终于成功获救。当最后一名矿工被救护车送走后,陕县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县长、该县救援工作的副指挥长王玉山站在人群中“哇”地一声哭出来。在王玉山失声痛哭后,他的秘书很快陪护他离开现场。(2007年8月2日《重庆晨报》) 在媒体报道河南省陕县支建煤矿透水事故中,陕县主管安全生产的副县长王玉山的面对被矿工成功的被营救后,失声痛哭的报道,只有只言片语,而就是这语焉不详的报道,却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有许多网友从不同的视角,对他的哭进行分析、解读。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相对于69名矿工被成功解救的天大喜讯,王副县长的哭,是一个细枝末稍的事,如果不是采访者的敏锐,这个事也许转瞬即逝。至于王副县长为什么哭,是喜极而泣,是如释重负,还是自责与愧疚,仅从这几句报道中,我们无法找到答案。相对于重大的矿难,而纠缠于揣度一个官员的哭,也显得有些无聊。但我还是试图寻找大家为何热衷于关注矿难中官员哭,这个细节的一些原因。 不仅是这一次的王玉山副县长的哭泣,就是每一次,一些官员在工作中的一些细节,比如拍案怒斥、亲民爱民举止等等,总是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热议。前段时间,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安徽阜阳,慰问奋战在抗洪救灾一线的广大军民,了解受灾群众的安置情况时,亲自打雨伞这一看似无意之举,也曾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让大家感动不已。 在很多时候,官员给人的感觉都是高高在上的。即便是那些一心为民,廉洁奉公的官员,因为其施政纲领与施政理念,往往是抽象与宏观的,于普通群众而言,是难以亲见与感受到的。或者有些官员,为了树立自己的官威,有意的疏远群众,给人一种神秘感。这样,在无形中官与民之间树立了一堵墙,彼此之间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隔阂。 而人们总是想了解到自己“父母官”的执政理念,是否会对自身利益的影响。这种关切,也是一种出于本能的需要。这正应了亚当·斯密的那句话:“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平时难得见到这些官员,他们在公开场合的一言一行,于是就被人们高度的关注着。 而官员的这些言谈举止细节,除了那种生硬、刻意的作秀外,大多也是一种个人修养与执政理念的外露,比如温总理自打雨伞,如果不是血脉中固存的那种亲民爱民思想,这样的细节是很难轻易表现出来的。这看似一个偶然之举,其实也是为官理念指导下的必然行动。这种细节,透露给人们的信息含量却是丰富的,于是人们在关注与揣测官员的细节中,达到了了解官员的目的。 现代政治的理念告诉我们,不论是中外的官员,要想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自己的执政理念,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他们不避讳从小事做起,把功夫用在平时,注重一点一滴地积累。正所谓“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这样做,群众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稿源:红网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