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琦幸:同是高温,为何现在感觉更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7日07:55 东方早报

  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吴琦幸

  上海最近连续出现20多个高温日,而且多日气温超过39摄氏度,闷热异常。去年夏天我也在上海,当时说这是1953年以来最高温,今年在上海,又尝到了1943年以来的最高温。据气象台分析,这是由于副热带高压与暖湿气流在上海上空盘旋所致。环境专家则声称,由于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严重滥用,导致南北极变暖,全球气候开始变化,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高温。

  我在上海生上海长,30多年的生活中,觉得今天同样的高温,比以前我住在上海的时候更为难受,问了一些同龄人,都说以前即便局部达到40摄氏度,也没有像今年这样,热得受不了。

  气温表上的温度与人的实际感觉是不同的。不管多少度的高温,人的感觉最重要。人的感觉不仅包括温度,还有湿度、风量、景物、环境、交通,等等。今天的上海一到高温就受不了,那是因为我们人为地损害了原先的人居环境,使得高温感觉越来越恶劣,也使人的忍受能力达到了极限。

  回想30多年前的高温时节,没有空调,甚至也没有电扇,降温工具常常是一把蒲扇,但是从感觉上来说,好像从来没有今天这种热得走投无路的感觉。马路两旁朝南的房子,只要窗户洞开,总有些穿堂风习习而过,身上当然也会热得出汗,但是没有今天那种闷得像蒸笼的感觉,在屋外稍微呆一会就浑身不自在。

  任何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的合理性,都是在长期的居住生活之后逐渐形成的,人居环境包括气温、交通、商业网点、娱乐设施等等,是一种配套工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系统。这种系统在符合自然规律的运转中,符合了人的生存条件。上海从上世纪初,开始了以弄堂、石库门房子作为基本特征的城市化。这种房子的结构和布局,适合上海这个沿海城市的发展。房子都是两层楼的矮平房,尽量朝南,街道的宽窄和多寡,又跟当时上海的公交系统相配。为了解决人口拥挤问题,三层阁、过街弄、老虎天窗等等又成为上海这个城市运用自然采光通风的创举。不过,城市设施要跟规模和人口相吻合,当这个华东沿海最大的城市人口达到将近1000万人时,出现了人口的拥挤状况和住房紧张问题。

  在过去,盛夏酷暑,只要在门口用凉水浇湿水泥地,坐在凉椅上乘风凉,晚上也可以入睡。这在今天是无法想像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上海在发展中,没有顾及这个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例如房子的密度和高度等等。也许,一开始造高而密的楼房是解决人居环境的不得以手段。但是否市中心必须如此呢?

二战后,法国巴黎也存在人口急剧膨胀问题,老城房子老旧,不堪拥挤。但巴黎人在老城外另外造了一座新城,而不是拆旧建新。这既保护了历史建筑,又照顾了老城的人居环境。反观我们开发之初,只是眼盯着纽约的高楼大厦,似乎非此不成其为“现代化”。高楼确实曾经是现代化的象征,但在今天,现代化城市早已摒弃了这种建造模式。以前我们住在上海任何一个居民区,人口的密度虽然高,但与今天比,还是望尘莫及。

  以前都是石库门房子占多数,据研究,两层的高度是最适合人居环境的高度。不会与天空争高,由此也能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如今,高空中多了凌空建筑,这些建筑挡住了蓝天,也挡住了空气的流通,没有流通,也就没有新鲜的空气和过去常常在弄堂里、门洞里出现的穿堂风。

  现在上海人口已经近2000万,从某种程度上比以前更密集。上海以前的居住区域有缓冲地带,除了密度高的地区,还有很空旷的地区,有着一些洋房、单栋

别墅以及连体石库门房子在分割空间,甚至还有绿化地带,使居民有喘气的间歇。现在大楼一幢幢,密密麻麻,铺天盖地,彼此之间间隔也太少,人的压抑感也增加了热的感觉。

  现代中央空调基本上都在高楼顶部,热气往上飘散。但绝大多数居民的空调都是一家一户的窗式空调,热气散发在窗外、门前、屋后,这种热气在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热气和湿气,同样增加了热感。汽车在路上发出的热气,对于温度也是一个增热源。现在上海还在以每个月5000辆左右的速度递增私人汽车,这等于在夏天增加了五千台窗式空调,随之而来的道路交通拥挤,使人时时刻刻感受嘈杂喧嚣,感官上也增加了热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