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邓清波:白鳍豚灭绝悲剧能否复苏悲悯之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0日09:25 国际在线
作者:邓清波 8日,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中、美、英、德、瑞士、日本六国科学家的“2006长江豚类考察”报告,英国《独立报》在援引该报道时称,专家们认为白鳍豚“已经灭绝”。对此,中国科学院专家表示,说白鳍豚灭绝并不准确,只能说是“功能性灭绝”。意思是,因物种数量个体特别少而丧失了种群繁衍能力。而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50年内没有在野外观测到任何个体才标志着一个物种灭绝。(《东方早报》8月9日) 虽然很早就知道白鳍豚濒危,也很早就有心理准备,但读到这则新闻时,我的鼻子还是忍不住一酸。美丽的白鳍豚,就这样消失了。虽然专家发明了“功能性灭绝”这样的词语,但是,在短时间内,我们显然看不到长江环境迅速好转的可能,因此,白鳍豚灭绝已经注定。 对于这一悲剧,许多网民表达了忧患之情,认为白鳍豚的灭绝意味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意味着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危机。这样一种忧患意识,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唤醒人们的警惕,使人们更加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然而,仅仅有这种忧患意识是远远不够的,但愿这一悲剧能够唤起人们心中更多的悲悯。 “君子忧道不忧贫”,“先天下之忧而忧”———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强烈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但忧患意识的特点,主要还在于对人类自身的命运、利益的担忧,其实还是以人为中心的。因此,值得警惕的是,过于强烈的忧患意识反而会强化人类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扩张。当然这不是说忧患意识不应该、不重要,但客观上它是有局限性的。譬如在对待白鳍豚上,如果人们仅仅是有忧患意识,那么,对人们目前的生存和生活困境的忧患,就很容易压倒对白鳍豚和更多珍稀动物将要灭绝的忧患。因此,值得“忧患”的是,人们还是会流着眼泪去继续做某些让白鳍豚灭绝的事情,包括继续发展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等。 事实上,悲悯情怀比忧患意识更深一步。悲悯,顾名思义,就是“悲天悯人”,它说明人们不仅应该“悯人”,即为人类自身的命运而担忧,更应该“悲天”,天指宇宙万物,指整个自然界。可见,相对于以人为中心的忧患意识,悲悯情怀的特征在于它摈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因而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宽广的情感。罗素云:“支撑生命的有三种激情:对爱情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与悲悯。” 其实,当人们懂得了悲悯,就能够理解到“众生平等”的真谛,绝不会只去同情“人类自身”的苦难了。有了悲悯之心,人们就会认真体会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就能更加认识到人与自然发展的统一,就能认识到白鳍豚等珍稀动物本身也是生命,而且是在地球上生存了几千万年的生命。因此,白鳍豚灭绝的全部悲剧蕴涵,不仅仅在于它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多大利益上的损失,更在于它本身是一种生命的悲剧,应该唤醒我们对于生命本身的同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悲剧的全部意义,才会更加懂得保护环境的意义。 从根本上讲,悲悯情怀,理应是一个公民、一个社会人的本能反应与底线表达。缺失了基本的悲悯情怀,就会使我们日益变得冷漠无情,那最终受伤害的除了白鳍豚,除了大自然,还有我们自己。就环保而说,制度很重要,忧患意识很重要,但悲悯情怀的力量,绝非制度可以替代,却应该渗透进所有的环保制度之中,渗透进全社会每一个人的心灵里。 只是,还要发生多少起类似白鳍豚灭绝的悲剧,才能使我们每个人都真正懂得悲悯?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