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伟:理性审视儿童着迷《哈利·波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0日09:29 深圳商报

    作者:张敬伟

  近日,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樊发稼认为,《哈利·波特》的火爆,造成了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非魔术、魔幻、魔法不写的状态,作品里多少要带有这方面的内容。认为儿童作家们是在迎合市场写作,写得太通俗。

  笔者以为,从儿童的年龄属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看,通俗和迎合市场写作无可非议。关键还是如何看待儿童写作“魔幻化”的问题。

  在J·K·罗琳这个原本是英国普通家庭妇女撰写《哈利·波特》之前,儿童文学的魔与幻是截然分离的。适合儿童阅读的“魔”类文学作品并不多,倒是中国的一些传统神话故事很契合“魔”的特点,如《哪吒闹海》,特别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特别适合儿童的口味,里面佛、神、仙、怪的超现实主义典型形象都是靠“魔法”来实现的。而西方的童话更多具有“幻”的特点,是以现实童心的美好想像来表现典型人物和现实世界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无不沿袭这样的思路前行。在上个世纪,中国的神话(魔)和西方的童话(幻)合流,形成了启蒙全球儿童情智的经典。

  神话与童话向来是儿童百看不厌的经典,而“魔幻化”是神话与童话的完美结合,自然对青少年更具吸引力。这是由于儿童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心灵注满神奇幻想的特质所决定的。

  《哈利·波特》10年实现七级撑杆跳,电影改编成大片模式纵横全球,书籍被出版商推动成全球性畅销,与此配套的其他产品也大都高价排在各种儿童专卖店中。可以说,整个的《哈利·波特》就是市场的象征,各类大众文化载体的推波助澜使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文化产业链。但须说明的是,“哈”的市场成功还是源于她的文化内核——魔与幻有机的结合。对儿童而言,神话的“魔”固然好看,但读者观者只是看“魔”表演的局外人,无法参与其中;童话固然清新,但内中人物和读者观者又相距遥远而显得幼稚。而在《哈利·波特》中,读者观者第一次能够感觉到和哈利·波特一样穿行于现实与魔幻之间,同学、父母、老师、矛盾纠葛或明或暗或欣悦或苦痛的现实这些往往被成年人忽略的儿童感受在“哈”里得到了和成年社会一样的放大。所以,儿童沉溺于魔幻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对于自己现实社会角色的苏醒,在成年社会占主导的情势下,儿童只能通过“魔幻”现实和成人世界进行“示威”。所以,儿童着迷于“魔幻化”是一种自主意识的释放,表现的是现代“俄狄浦斯情结”。笔者以为,通过这种主动式的“魔幻”互动,儿童被成人世界压抑的情感得到了释放,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能够促使成年人摆脱既有的权威和倨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尊重下一代的所思所想所为。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儿童的欣赏口味也在趋同,尤其在信息时代互联网络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界限的情势下。“魔幻化”借助发达迅捷的信息载体传播成为流行已是必然。成年人都难逃从众的流行,儿童又如何抗拒流行的力量?所以,“流行”也是“魔幻化”风行的兴奋剂。

  流行作为现实生活的一种动态元素,覆盖到儿童身上也并无不妥。何况,“魔幻化”流行的背后还拓展了巨大的文化市场。J·K·罗琳自身的成功且不必说,她还编织了一个遍及全球的文化市场网络,从好莱坞到各国出版商再到虚拟网络,每一个网眼延伸的市场利益均可以亿万计。“魔幻化”创造出海量的资本财富总是一件好事。

  在文化产业潜力巨大的中国,《哈利·波特》的“魔幻化”榜样也使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们创作出一大批魔幻儿童读物,如近期出版的“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系列”,收录了53位中青年作家的作品,很多都具有“魔幻”色彩。尤其是杨红樱的《马小跳》,一度在排行榜上超越《哈利·波特》。这说明,中国的儿童在喜欢西方“魔幻化”的同时,对于本土的“魔幻化”作品也同样期待和追捧。事实上,如果中国的儿童作家不去创作儿童喜欢的“魔幻”,一方面会造成《哈利·波特》和其他舶来“魔幻化”儿童作品的市场抢占,另一方面更会造成“洋魔幻”洗脑中国儿童的尴尬。所以,只要“魔幻化”不是侵蚀青少年的精神毒药,中国的“魔幻化”就不能在出版市场缺席。

  市场化、魔幻化,这两个看似不关联的语词,因为儿童而联系为轰动全球的文化产品。这说明,孩子绝非成人世界的附庸。这就是“魔幻化”折射的普世真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