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白鱀豚功能性灭绝,我们该反思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0日09:43 长江商报

  作者:刘敏

  8月8日,英国一家学术期刊发表了中、美、英、德、瑞士、日本六国科学家的“2006长江豚类考察”报告,英国《独立报》在援引该报告时称,专家们认为白鱀豚“已经灭绝”。对此,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丁博士表示,说白鱀豚灭绝并不准确,只能说是“功能性灭绝”。

  从生物学上说,“功能性灭绝”是指,因物种数量个体特别少而丧失了种群繁衍能力,处于灭绝边缘。而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50年内没有在野外观测到任何个体,才标志着一个物种灭绝。

  “灭绝”抑或“功能性灭绝”,学术定性之异,在时间的尺度中,终有定论,终有共识。数十年后,若终于宣告白鱀豚“灭绝”,人们或仍心存善望:白鱀豚仍在长江某个水域空间,生存和繁衍,在人类察觉之外,却在自然生息之中。只是,白鱀豚的命运早在自身名称之变中隐隐喻示——《尔雅》:“鱀,是鱁。”白鳍豚、白暨豚,都属白鱀豚为数众多的别名。名称流变,少见叩问、坚持和正名,“鱀”,几乎必然成为字典中的一个死语言,词与物将永远的失去关联和对应。

  白鱀豚绝于人类的活动,包括航运的发展、渔业的延伸和污染的排放,这是科考界的共识,毋庸置疑。但,对一个物种灭绝的沉重反思,并不必然地就此排斥人类活动。云梦泽、原始森林,乃至新近的华南虎,人类的活动史就是一部自然改变史,这其中,节制与过度的边界,谁可以精确地划分?暂且悬置边界的探讨。我们还可以说,一个生命、一群生命从生到死,从有到无,是宇宙和自然的规律必然。只是,比

大熊猫还古老的白鱀豚,以千万年计的生存史下溯至如今灭绝的边缘,是一个物种的寿终正寝还是中途夭折,则需要答案。

  曾几何时,人类渐渐缺乏对种种先验或超验力量的敬畏,以为凭借理性和技术可以操纵和驾驭一切异己的存在,从而陶醉于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的巨大成功。在工具理性的过度张扬之下,生机勃勃同时也死伤无数,几乎是一种双重的必然。如今,白鱀豚已奄奄一息,接下来轮到谁?“长江如果不能支撑豚类的生存,很有可能有一天它也不能支撑人类的生存。”专家的判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答案。据此,我们可以认为,白鱀豚的“功能性灭绝”,并非由于人类不珍视自然、关心动物,根本在于人类不珍视和关心自己——这或许才是白鱀豚之殇中最大和最重要的反思。

  人类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是所有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改善环境、不过度开发;保护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诸多理念和价值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人类自身的福祉。全球变暖、冰川融化,这些看得见的灾难已足以触目惊心,而白鱀豚物种的悲观前景,乃至全球超过15000种物种濒临灭绝的现实,其后果将迟早显现,所有这些,与其说是自然对人的惩罚,不如说是人类一步一步把自身推入险境。更进一步说,工具理性的发展若偏离了以人为目的的轨道,人与自然被裹挟和倾轧,最终受伤的还是人类自己。

  因此,如果本次关于白鱀豚的悲剧性消息,能够让人们重识理性发明与人类活动的人本目的,重识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并就此凝聚共识、展开行动,那么,白鱀豚的故事就不是一个悲伤的终点,而可能成为一个充满希望、无限可能的起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