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张国庆:师生之间需要弗吉尼亚精神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1日10:48 新京报
作者:张国庆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的也许不是课业上的,而是思想和精神上的。正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才会使得学生在心理上更加坚强,在未来的人生道路更加目光坚定,也更具活力和创造力。 就业率、师生关系、大学生心理问题……是许多人关心的话题,而事实上,这三者之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在这中间,师生关系其实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不久前,接到了十几封大学生来信,相继谈到就业问题和师生关系。其中,北京城市学院的一个学生说,“我经常和外校的老同学和朋友讨论班主任的问题,他们的班主任一个月能见上两次面就不错了,而我们学校几乎天天能看到班主任,而且一天不止见一次,真的比妈还亲。虽然嘴上说烦,但是我们都知道自己一直在被关怀着。我们学校的就业率很高(与校方核实,就业率连续5年超过98%),其中班主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临毕业找工作时,班主任比我们自己还要着急,每天都是四处奔跑:找朋友,打听消息,查新闻资料,第一时间通知我们……这种关怀让我们体会大学校的温暖,也勉励了很多人,培养了我们一颗感恩的心……” 而在其他的一些来信中,也有比较积极的提法,有些只是任课老师,但却比班主任更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们也渐渐地把他们当成了朋友,有什么心事和困难也愿意和这些老师说,结果不仅在学业上,更在心理上得到了“滋润”和引导,而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上也往往比其他人多了些坚韧和自信…… 这使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弗吉尼亚大学之父”托马斯·杰斐逊对学生所怀抱的慈父情怀。与那些提倡苛刻管理、动辄诉诸惩罚的人不同,杰斐逊怀疑,当学生达到一定年龄后,是否还应该凭借其“害怕心理”作为纠正他们行为的动力。他坚信,用羞辱、体罚和使之感到压抑的办法对待他们,不是造就正直品格的最好方法。 为此,杰斐逊倡导教授与学生之间,应体现出一种父子般的深情。为了在学习和生活上密切师生关系,杰斐逊匠心独具地设计出具有亲和力的“大学村”建筑格局。在这种“大学村”里,教授和学生既是师生,又是邻居,更容易营造出一种朋友、家人乃至父子般关系的气氛。 就这样,无论是校长还是教授的外在权威,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一种人格魅力和影响力。他们是青年学子的良师益友,也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更重要的是,杰斐逊把学校管理体制与民族精神联系在了一起。他相信,这种具有亲和力及实质影响力的校园内部关系,有利于培养一种秩序与自尊相结合的精神。 也许有人会说,中美两国的国情是不同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杰斐逊的这些思想,已经成为美国教育的基本理念,并使得美国教育成为世界之强,即便随着时代的变迁,形不似了,但神还是在的。 而同样不可忽略的是,中国目前处在一种转型的状况,要求那些在高考之前,几乎是从家门到校门围着考试转的年轻学子,在没有太多帮助和引导的情况下,突然开始独立面对来自就业、情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挑战,是不现实的,机械地学习西方的现状,也将会引发大量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 需要认识到的是,与中国不同,美国的青少年从小就有强烈的自立意识,参加社会实践也早,无论是情感、社交还是自我设计能力,都较同龄的中国学生成熟,在许多中国大学生还在靠父母的钱读书时,美国的大学生可能已经有了十几年的投资经历了,而这种对市场经济的认知和感受乃至风险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到的。 所以说,在我们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从小就培养孩子投资意识、自立精神的情况下,在没有形成中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培养自己的社会意识和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氛围的情况下,对大学生提出太多自我发展的要求是不公平的。也许,过两代中国的青少年会大大不同,但在目前这种“过渡”状态下,校方尤其是老师,责无旁贷地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感情支持和方向指引,而社会也有责任给予大学生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记得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新亚书院的学规中曾经写道:“课程学分是死的,分裂的。师长人格是活的,完整的。”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的也许不是课业上的,而是思想和精神上的。事实上,正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才会使得学生在心理上更加坚强,在未来的人生道路更加目光坚定,也更具活力和创造力。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