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李长虹:有钱先尽着老百姓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4日11:55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李长虹 近几年,全国财政收入一年一个新台阶,继2006年接近4万亿元后,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为26117.8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4502.19亿元,同比增长32.6%;地方财政收入11615.65亿元,同比增长28.1%。 财政改善了钱怎么花? 中央明确提出:抓住经济平稳增长和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有利时机,中央和地方都要加大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关系经济长远发展的投入,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这充分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有钱先尽着老百姓。 近几年,中央财政在一系列民生问题上加大了投入:全面取消农业税、取消农村中小学学杂费、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等等。国家财政部刚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有一个亮点,就是:“三农”、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但也存在着另外一种现象:一些地方把GDP增长看得比群众就业重要,把形象工程看得比社会保障重要。财政的钱多了,不是用来解决民生问题,而是热衷于改善自己的待遇和办公条件。公款请明星演出有钱,群众看病吃药没钱;建造豪华办公楼有钱,解决低收入者住房没钱;公款吃喝有钱,修理中小学危房没钱……有些部门不但不舍得为老百姓花钱,甚至还千方百计从老百姓身上抠钱。造成百姓收入与财政收入不同步,公众福利与经济增长不平衡,经济发展没能在民生上得到充分反映。 温家宝总理在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问题时强调:“居民医保这件事情,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都要舍得投入,要调整支出结构,宁可少上几个项目、少搞楼堂馆所,也要把涉及民生的问题解决好,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怎么花钱,不仅事关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也体现了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有钱不尽着老百姓花,不花在老百姓身上,钱再多也没用。群众说的好,“富政府,穷百姓,如沙上建塔;富百姓,廉政府,如泰山稳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百姓的福祉,经济增长也应体现为百姓收入和福利水平的提高。要把新增财力主要用在千方百计改善民生问题上,让政府的政绩充分体现在民生上。下大力气在事关民生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上有明显的改观,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上得起学、吃得起饭、住得起房、养得起老,让老百姓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民富国强的一个标志。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