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陈序:中国制造目前需要知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5日09:36 东方早报
作者:陈序 朋友刚从日本回来,说前阵子电视里最轰动的新闻之一是发生在中国的一个食品质量事件。他看了之后,对中国饮食安全信心尽失。我即澄清,这是一则假新闻。以后几天,遂能放心宴饮。 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会被别国媒体优先选用。想收吸引眼球之效,又不情愿支付高昂的印证成本,中国媒体犯过错,其他国家媒体也会犯。 产品质量问题的“扒粪”报道,即常出口且易被夸大的一类新闻。不过,对它的质量的考评远不如对出口产品质量的讲究。 近期中国产品质量遭遇挑剔,不排除进口国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也不能放弃在技术标准上据理力争、协商一致,但发难者的动机必须得到绝对尊重。不论出口品生产商、出口国政府还是出口国舆论理应清楚,与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理想要求保持一致立场,是生产者声誉的基础。 有观点认为中国向全球市场供应了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自己承担了低劳动力成本和低环境成本带来的种种问题。所以“公平”地看,当中国产品涉嫌质量问题时,不该受到过度的持续的攻击。这未免有点“小儿科”了。低价供应是一份双方达成的合约,是谈判的结果。这个价格无论多低,也是出口企业能争取到的最高价。交易是“公平”的。经济学家周其仁跟我提过一家外贸制鞋企业老总对相关问题的回答。问题大概是:“这么好的皮鞋为什么只卖4美元?”那位老总回答:“谁肯出4.1美元?” 舍此何处觅“公平”? “物美价廉”的构成不应仅仅是低成本,还应该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如果低价出口品在成本上作了过多牺牲,只能是因为劳动生产率还不够高。生产率逐步提高的过程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卖方一定会付出代价的。中国大多数出口品都身处买方“话事”的市场,离意气风发还早着呢。 我从小就知道出口转内销衣服的好处,款式新,耐穿耐洗,便宜,就是不常能买到。留学生会发现同类产品,出口货质量更好价格更低。善喻好讽者会说外国消费者享受国民待遇,中国消费者享受非国民待遇。这一切不平衡现象,不是因为出口品卖贱了,而是因为非出口品卖贵了。当外贸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内贸企业时,事情一定会是这样的。目前需要知耻,需要发挥歧视的力量,需要自我批评。没有人愿意接受衣着不整洁的裁缝的服务。所以,应该向欧美人学苛刻,而不是骂他们苛刻。如此,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才会在出口品生产商带动下往高处走。 中国可以说“不”。但不是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身份。中国消费者则永远有权这么说,无论何时何地。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