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用人名记录大屠杀凸显人性关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6日07:58 新京报

    作者:邵建(江苏 作家)

  新华社报道,8月13日,收集了部分大屠杀遇难者和幸存者资料的《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录》在南京首发。《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录》收录了8242名遇难者的资料;《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录》收集了2592名幸存者的资料。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查找出的8284个遇难者,名字被编成三卷名录,并且每个名字后面,还尽量做了简注,比如性别、年龄、住址以及遇难时间和如何遇难等。大屠杀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成千上万条鲜活的生命,现在这些生命以各自的名字出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更加感到那场屠杀的血腥。翻阅名录,仿佛面对一个个冤魂。读着这一个个名字,情不自禁想象这名字之后的人,甚至试图想象他或她当年的音容笑貌……

  不能不说这是一种特殊的纪念方式,很人道也很人性。其实,人道和人性的“人”,从来就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或者,人道或人性,都必须落实到个体的人身上,因为人总是以个体的形态存在着的。另外,谈人道和人道关怀,不仅要关怀每一个活着的人,甚至也需要关怀逝者,尤其是那些无辜死于历史灾难中的逝者。该“名录”的编者不惧烦难,从浩繁的历史资料中爬罗剔抉,把几十年前的死者按名字一个个予以落实,这不仅是对历史负责,同时也是对死者的负责,一种人道主义意义上的负责。

  一场巨大的历史灾难过后,倒下去的总是无数的亡灵。因其无数,再加上年深久远,往往就只剩下一个数字了。记得有这么一句话:杀一个人是杀人,杀十万个人就变成了数字。这句话让人憎恶,但不幸大多是事实。

南京大屠杀过去70年了,没准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那里,这个大屠杀就剩下一个数字,一个30万的数字。历史记忆的数字化未必就不是一种危险,它使我们对历史隔膜,而人类是不能斩断自己的历史而生活的。历史之流就是现实之流,我们都来自历史。

  因此,像《名录》这样把数字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名字,打破以往的数字化记忆,使历史锲入我们今天的现实和我们的生命,这实在是深化我们历史记忆的一种很值得推广的方式。这样的工作国外早有成例。比如,犹太人的奥斯威辛集中营纪念馆搜集了10万多个死难者的名字,日本广岛和平公园原子弹死难者纪念墙上也刻有20多万死难者的名字。相比之下,我们这项工作才开始,还要继续做下去。不但这次大屠杀死难者的名录要做下去,我们还有不少死于其他历史灾难的“名录化”工作也需要做起来和做下去。

  这样做是为了我们的历史记忆。当年巴枯宁说:历史惟一的用处是警戒人不要再那样了,可是周作人却偏偏反过来说:历史惟一的用处是告诉人又要这样了。对于历史灾难而言,我们需要的是巴枯宁而不是周作人。因此,这里强调历史记忆,更要强调的是:记住悲剧而不是记住仇恨。记住悲剧是为了不让它再发生。可是,如果记住仇恨,悲剧就有重新发生的可能。

    来源:

新京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