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人文原来是这样的面目可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7日08:13 新京报

  作者:邵建

  一次和一位朋友聊天,他说到大学教育时,我大致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就长期以来的大学教育而言,我觉得它只有两种课,又缺两种课。有的两种课一是文史哲数理化等各种类型的专业课,另一是全国统一的政治课,它由教育部规定,各高校各专业都必须开。这两门课,前者是为了吃饭的,因为专业对应的是学生以后的职业。后一门是属于教化的,它由我们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所决定。

  大学缺少人文课与公民课

  那么,缺的是哪两门课呢?我以为一是人文性质的课,另一是公民性质的课。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仅有前两种课对一个大学生来说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其他的课来补缺。人文教育应对的是各种专业课。如果只有专业教育而缺乏人文教育,那么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显然只是经济人或职业人,这样的人对于社会来说只是生存意义上的“单面人”,它还缺乏人之为人的精神方面的陶养。于是,在专业之外,大学生还应该接受精神和德性层面上的人文浸润,以实现人的完整性与丰富性。同样,对大学政治课而言,它也需要一种补充,公民教育的补充。前者强调的是意识形态,后者注重的是普世价值。转而就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言,它们的分际是,前者注重完善个体的人,范围在私人领域,后者形塑的是社会人,用力在公共领域。

  这里不谈公民教育,只谈人文教育,因为一套九卷本的《人文通识讲演录》。内容是南京东南大学近十年来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为东南学子所作讲演的记录稿。它们涉及文学、哲学、美学、史学、文化学,包括人文通识、学术人生等,堂皇九卷,基本出齐(目前尚有一卷未出)。

  翻阅这些讲演,如行山阴道中,有目不暇接的感觉。演讲者俱为国内外学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先后被东南大学延至其校。以一校之力,集合如此优势资源,东南学子有福了。然而,东南之外的其他学子未有地缘之便,未曾亲临謦欬,现在这套书的出版,弥补了此一不足。它使得东南以外的学子不在现场亦能一睹大家的语言风采,感受其文字后的精神情怀。

  大学之道首先在于共同的精神文化

  《人文通识讲演录》关注大学通识教育。所谓通识其实是台湾的叫法,我们这边以前叫素质教育,而香港则习惯称博雅教育,在英语国家又称自由教育,意思都是一回事。可以发现,这种教育在美国现代大学教育中,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这里要提的是“人文教育卷”中的甘阳的讲演,他所介绍的百多年来通识教育在美国大学所走过的路,正应该成为我们今天办大学的借鉴。以芝加哥大学为例,通识教育是这样进入学制的,即大学四年,前两年不分系科不分专业,全体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后两年才各自进入相应专业。

  如此安排是出于前芝大校长哈钦斯的理念:大学之道首先在于所有不同系科的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这就要求所有不同专业应该在大学内接受一种共同教育,从而为学子日后走上社会能够形成一个精神共识打下基础。

  向主张通识教育的教育家致敬

  在中国,主张通识教育的教育家亦不乏其人,比如前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前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等都是。东南大学最初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新文化运动时以文化保守主义著名,且和推行新文化的
北京大学
相并比。1949年以后被改为工科大学,偏锋一科,有伤元气。上个世纪80年代该校重新恢复东南大学的名头,试图重振昔日综合大学的雄风。虽然它不可能像芝大那样,把通识教育变成稳定的学制,目前中国大学也不具备这样做的条件。但东南大学独辟蹊径,以人文讲座的形式,为通识教育付出十年之久的努力。不仅积累了经验,而且做成了规模,足以让人产生敬意。

  现在这个讲演集摆在我的面前,哪怕随意翻阅,亦为其间的人文情怀、智性文字和

幽默表达所感动,典型如沙叶新先生。沙先生的讲演虽然变成了文字,但从文字中可以读到他的声音和形容,可以感知其现场。这样的例子并非个别,这就保证了这套书的可读。它让人感到,人文原来是这样的面目可亲。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