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川:《第一次心动》停播 选秀需迷途知返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7日09:11 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石川

  重庆电视台的《第一次心动》选拔活动,被国家广电总局叫停。广电总局的通报认为,《第一次心动》比赛环节设计丑陋粗糙,评委言行举止失态,节目设计缺乏艺术水准、内容格调低下,演唱曲目庸俗媚俗。(人民网8月16日)

  《第一次心动》突然夭折,以被叫停这种尴尬的方式收场,耐人寻味。有网友指责广电总局的行政权力的不由分说,仿佛《第一次心动》的停播,是一场“谋杀”。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更心平气和些,更全面地对待,或者真正看过《第一次心动》选秀节目,就会发现它更像是死于自宫。

  一段时间以来,与《第一次心动》有关的新闻呈井喷之势。遗憾的是,大都是负面新闻。无论是“张国立患尿毒症”还是“刘晓庆与姜文偷情”,还是柯以敏与刘晓庆“面和心不和”,所有这些货真价实的假新闻,都是蓄意的恶劣炒作,都是该剧组为求轰动效应策划的猛料。

  拿名人炒作是借力打力,当涉身的名人纷纷怒斥以求自保时,为了进一步炒作,剧组就不惜自虐了。于是我们看到,当张国立公开与《第一次心动》选秀节目划清界限后,该节目突然爆出“导演为同性恋,借节目对选手进行潜规则”的恶心新闻。消息称,《第一次心动》导演周稚舜被曝同性恋,借选秀选择性伴侣。如此恶俗,不能不令人哑然,笔者认为这是《第一次心动》选秀节目沦落的标志性事件。

  在《第一次心动》比赛环节,我们看到,有的选手对女评委进行调情,有的评委互相争风吃醋,评委甚至逼问男选手选谁当他的“女朋友”,甚至煽动男选手去扇女评委的耳光。如此一幕,自然令人瞠目。国家广电总局的通报认为,《第一次心动》比赛环节设计丑陋粗糙,评委言行举止失态,节目设计缺乏艺术水准、内容格调低下——显然,这种判断不是没有来由的。

  当初有关方面在推介《第一次心动》选秀节目时称:走出传统选秀节目的限制,健康而不糟糠,快乐而不瞎乐,通俗而不庸俗;真正完成“颠覆传统,颠覆自我”的主旨,让激情与自由挥洒,让个性与梦想齐欢。

  如今来看,《第一次心动》选秀节目恰恰与初衷背道而驰,是糟糠而不健康,是瞎乐而不快乐,是庸俗而不通俗。也的确“颠覆传统,颠覆自我”了,但这种颠覆是极端的,是致命的,是没有伦理的,也是违反公序良俗的。诚然,“让激情与自由挥洒,让个性与梦想齐欢”,这种理想固然无可非议,但不能没有底线,不能嗜痂为美,不能把肉麻当有趣,把裸奔当前卫,把恶心当幽默,把恶俗当通俗。最关键的是,不能乐此不疲地以制造假新闻为乐事,不能为了赚取眼球就罔顾职业道德。动辄炮制一些子虚乌有却虚张声势的假冒伪劣新闻,不仅是对公众智商的侮辱,也是对新闻纪律的践踏。

  不容回避的是,近年来,国内选秀节目风生水起,简直呈一窝蜂的态势,这些节目你追我赶,怪招频出,竞争日趋白热化,陷入了肉搏战。选秀节目为何这么火?深层次的现实语境是,在一个泛娱乐化时代,娱乐节目具有低风险性,选秀节目既能规避政治风险,又有极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能迅速实现吸引眼球的目标。此外,最关键的原因是,在眼球经济时代,选秀节目不仅仅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是为了经济效益,比如,不厌其烦地设置“短信票选”。追求经济利益并无不可,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就将社会效益弃置一旁,则令人遗憾。

  毫无疑问,《第一次心动》的被叫停,不仅仅是这一档节目的一次灾难,也为整体选秀节目拉上了警报。在选秀节目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在选秀节目越来越陷入低水平竞争的趋势下,选秀节目为了迅速脱颖而出,往往无所不用其极,这就使选秀节目越来越走向恶俗化。可以断言,就目前国内整体选秀节目而言,比赛环节设计丑陋粗糙,内容格调低下,演唱曲目庸俗媚俗的,绝非《第一次心动》一家。

  生存还是死亡,重蹈覆辙还是幡然醒悟——选秀节目的何去何从,其实答案在节目制作者这一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07电子产品竟争力分析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