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军:周杰伦能教日本人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9日08:49 国际在线

  作者:叶志军

  学习中国目前在日本成为时尚。一本由日本日中通信社出版的《通过唱歌记住中国话》的教材日前发行,周杰伦的《发如雪》等多首经典曲目首次大规模入选。(8于17日《重庆晚报》)

  这真是一条令人啼笑皆非的消息。一向以口齿含糊不清著称的周杰伦竟然要教日本人学习中国话,真不知道号称精明的日本人是怎么想的。如果不是铁了心的想说一口蹩脚的中国话,那唯一合理的解释只能是日本人看重的是周杰伦的人气,而不是他的口齿。

  《发如雪》听过,旋律挺好听的,歌词写的一个字一个词组的看起来也是挺美的。但恕个罪说,连在一起看,实在不知道方文山想表现的是什么。也许“鬼才”的意思就是普通人看不明白,但是不对啊,同为“鬼才”的黄沾的《沧海一声笑》无论从意境还是文采,都是脍炙人口。

  关于所谓的经典,经济思想史大师熊彼特有过这样的阐述:绝大多数智者的创造或思想经过一段事件以后,便永久地消失了。这段时间可能只是一顿饭的工夫,最长不超过一代人的时间。但另一些作品却不是这样。它们经历过失落,但它们重新出现了。这就是我们称之为伟大的东西。

  把《发如雪》之类的称之为经典,还是显得有些心急。其实不只生活在内地的中国人对周杰伦歌词的天马行空摸不着头脑,就连他的老家台湾的学生也被他歌词中的“弯弯绕”搞得晕头转向。有媒体报道:台湾北县徐汇中学高中部的一名华文老师上周举行段考的时候,周杰伦两首畅销歌曲《七里香》、《发如雪》当考题,但在120个学生中仅有5人及格!

  用这样的“经典”去教日本人学习中国话,只能是娱乐至死时代的娱乐现象。硬生生把一个流行符号当作文化偶像去推广,也是有些张冠李戴勉为其难的味道。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崇尚强者的国度。《菊与刀》把之描述为:“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

  中国的“软实力”强大到了像好莱坞一样要输出文化的地步吗?显然不是。“外国人其实对中国不了解,像《黄河之子》里面很多曲目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在国外没人知道,他们连黄河都不太知道。”(朗朗语)

  学习中国话到底是新鲜的时尚?还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可?实在是一个应该厘清的话题。在日本,于丹被称作“女孔子”,到底是处于一种礼貌的恭维还是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也是一个无法量化见仁见智的事情。同样,用周杰伦的《发如雪》来沾沾自喜,不免有“扯虎皮做大旗”夜郎自大之嫌。

  在网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段子:等咱中国强大了,全叫老外考中文四六级。文言文太简单,全用毛笔答题,这是便宜他们。惹急了一人一把刀一个龟壳,刻甲骨文;到了考听力的时候,全用周杰伦的歌,《双截棍》听两遍,《菊花台》只能听一遍……

  这个段子,周杰伦听过吗?那些想跟着周杰伦学说中国话的日本人听过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