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善:感恩不是慈善救助的终极目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5日11:10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作者:晓善

  连日来,关于湖北贫困大学生不懂感恩的报道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有报道称,湖北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主办方宣布:5名受助过一年的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因为他们一年多来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说过一句感谢的话。在回应记者对此事

  的看法时,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民间资助可以改变单纯给予的方式———比如变成某种契约的形式,在契约中加入受资助学生每年写几封信报告学习生活情况、报告成绩单以及经费使用情况,如果没有报告将停止资助。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的建议,似乎契合了很多人对于慈善的看法。就在这则新闻出现的同一时段,另外一条消息值得玩味:从现在开始,河南省接受慈善助学基金资助的学生将签订道德协议,工作之后自愿捐赠不少于受资助额的善款。是的,对于受助贫困大学生缺乏感恩之心,很多人觉得惋惜之余不免生出心灰意冷之意。在这种心态的左右下,像河南这样,对受助贫困学生设置条条框框、要求一定的回报,也在所难免。然而,在笔者看来,当人们谴责这些受助大学生不懂感恩的时候,有谁知道这些没有面对公众的学生内心真正的感受。

  诚然,笔者无法直接探究他们的内心世界,但就表面现象推理一二。最令人伤感的一种可能是,这些孩子的确心无感激、道德感匮乏。那么,是什么让现代的大学生高学历却低素质?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贫困有时会让人性中温暖的部分丧失,这些受助的孩子,当他们在各种受助场合都要表现出谦恭、卑微、感谢、感恩甚至感激涕零的姿态时,资助方的成就感、道德感得到极大的满足,而受助者内心的温暖与阳光或许就此无影无踪。

  对于贫困的过去,人们乐于在成功时当做曲折人生的资本、成就传奇的彩色注脚被一再提及。而大多平凡甚至平庸的贫困者,谁希望永远活在被人怜悯的目光中?当社会一再要求受助者回馈资助者乃至回报社会,那么,救助便成为一种类似贷款式的契约关系,又如何叫人心存感激呢?试问,哪一个贷款者会在每月还银行钱的时候感恩银行的放贷。当反感的情绪滋生,逃避可能是最为常见的方式。

  当慈善被理解为一种施爱与回报式的互动游戏,慈善事业真正的魅力就在消退,那种大爱无形、润物无声的特质蜕变为一道投入产出算数题,便消解了慈善能够给予人类最美好、最伟大的力量。有人说过,能用钱解决的事情,是世界上最好解决的问题。慈善是什么,它不是一次金钱的简单付出,它更不该是施善者寻找自我成就感的通道。在我们不断提醒受助者心怀感恩时,是否也需要为施善者上一堂慈善真正含义的课?慈善行为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爱,这本身就是给予施善者最好的回报,真正的慈善家又何须非要听到那一声声的“谢谢”。

  慈善的目的很简单:有人需要帮助并得到帮助。慈善的过程就是这么简单,只有为慈善卸掉那些所谓回报、感恩的包袱,让慈善回归纯粹,施善者会更加快乐,而受助者在没有目光注视、道德衡量的松弛状态下,才可能回归一个原本的人,不丧失人性之初的善良之心、感恩之心。(晓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