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功:让贫困生有尊严地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8日09:43 中国新闻出版报

  曾建功

  每年一到开学季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总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有人在“戏说”这一现象时称,贫困生成了媒体的“绑票”,媒体成了贫困生的“人格杀手”。这些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不无道理。

  近年来,为了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高校、媒体等部门都使出浑身解数,想出种种办法来减轻贫困生的经济负担,减缓他们的就学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讲,高校针对贫困生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及媒体的报道,都旨在维护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措施和报道并没有关注贫困生的尊严和人格,往往注重物质层面而忽视了贫困生的精神层面。

  其实,救助的本意是最大限度地彰显人性的“善”,传播人道主义光芒。但当媒体或者捐助主体大张旗鼓地展示其善良的本意,向人们彰显自己的“义举”,以唤起社会的爱心时,救助已经在伦理意义上被变相扭曲,并给贫困生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试想,贫困生在被指名道姓的宣传攻势下,他们的心理负担该有多重?一颗刚走向成熟的心灵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完成学业,该需要付出多大的毅力?

  从这个层面上说,救助伦理涉及了更多隐藏的人性化要求,远比单纯解决生活困难的状况必要得多。救助的目的不只在于消除一时的艰难处境,维持生活和继续学业,更在于传递关爱和温暖,在更多人心中播下爱和互助的种子,实现社会和谐和真义。

  对于贫困生来说,他们无法选择生活,所以给他们资助是应该的。但他们更需要的是平等和人格的独立与尊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人道地维护贫困生的尊严和人格,比物质救助更重要。

  曾经看到过台湾作家刘墉的一篇文章《课不能停》。在纽约,冬天常常积雪盈尺,可是公立小学仍然坚持开课。因为在纽约也有不少赤贫的家庭,他们白天开不起暖气,供不起午餐,孩子的营养全靠学校的免费中饭。学校停课一天,穷孩子就受一天冻,挨一天饿,所以老师们宁愿自己苦,也不愿意停课。但当家长问到,何不让富裕的孩子在家里,贫穷的孩子去学校享受暖气和营养午餐呢?学校的答复是:我们不愿让那些穷苦的孩子感到他们是在接受救济,因为施善的最大原则,是保护受施者的尊严。

  一个人可以贫困,却不能没有自尊。施舍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同样,资助的最高原则,就是保持受助者的尊严,从这个意义上说,媒体应当成为维护人的尊严的典范,而不是毁灭人的尊严的先锋。鉴于此,媒体在扶贫济困的同时,更要保护贫困生的尊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