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环球时报:没有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4日12:30 环球时报
作者:詹永祥 9月4日《环球时报》刊登了王达三先生题为“传统文化不能靠西洋化复兴”的文章,作者认为为了复兴传统节日,把七夕节改名为情人节是错误的做法,传统文化不应该被西化,而应该保持原汁原味。对此,笔者想发表一些不同的看法。 当前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西方文化体系中,英美文化占据着主导地位,是西化的集中体现。英美资本主义转型成功,并由此占据了世界主流文化的制高点,控制着数百年来主要文化的传播、表达途径。日本是欧美之外最大的发达国家,可是日本文化又如何呢,既不是西式文化,又不是完全保留了东方传统文化特质。尽管技术层面已足以跻身最发达国家之列,但其文化的心理自觉生成机制却是混合型的,没有真正达到王先生的“本土化复兴”。新加坡、韩国又如何呢?恐怕也还是技术层面转型为发达国家,但文化价值观则长期徘徊于西方基督文化和东方儒家文化之间,难以被认为是成功的本土文化体系。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的内在文化竞争机制仍然是西式翻版。这些国家的经历虽然是对中国的一个警示,但也展现了一个客观的规律:中华民族之前的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必然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的交融,很少有完整意义上的、独立的非西式文明成功之例。 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不断与别的文化系统结合,实现多元融合、创新的结果。历史上的中国文化并没有固定的表现模式。中国文化在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完成第一次大融合,部分周边少数民族渐渐渗入中原,构成以汉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组合。 从今天的民族构成来看,倘若依照王先生的观点,那就只有汉族文化才能被称为正统的文化了。即便是汉文化,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仍然有各个阶段的主导形式和内容,又岂可圈地为牢,杜绝与周边及世界文化的联系呢?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强势打压下,步入没落之列,但也由此开创了适应外来文化,艰难走向自我创新的阶段。现在中国文化的不足,实质上是社会经济处于转型阶段的过程中,优先强调物化功能所致,是社会急剧向现代化转型的代价,也是社会最终走向成熟所要付出的代价。 中华民族能不能借助西方文化实现复兴呢?从社会发展的价值趋向来看,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两种文化是冲突的。中国改革开放,实质就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锋。西方文化的强势挤压仍会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社会的主题。中国的传统文化必将继续收缩,并在新时代中做出抉择。中国进入高度发展阶段后,中国文化才有可能会从传统定势中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逐渐收复失地,而那时,中国文化也已经是中西两种文明结合的再生体了。▲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环球时报》授权新浪独家使用,其他媒体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