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信用基础转向显形契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2日11:27 南方周末

  信用基础转向显形契约

  南方周末:由金融市场取代家庭的经济交换功能,这会更有效吗?

  陈志武:当然。一种是大范围内外部化、非人格化了的显形金融契约交易,而由家庭实现的是人格化了的、小范围内的隐形契约交易;前者实现只是金融交易,没有别的潜在债务,而后者是一辈子也无法了结的交易关系。在中国家庭里,因扯不完、也扯不清的“孝道”债、“亲情”债、“人情”债而大打出手的事情太多,总说他给你多了、给我少了,或者是他怎么还不给,等等。

  例如,一个孩子要结婚了,父母通常会把所有的积蓄送给他,让他办酒宴、买房子。这非常普遍,在大城市亦如此。有了父母所有的积蓄,后辈得以结婚并买一套房子。表面上看,这让后辈不用靠抵押贷款购房。但是,一旦父母把养老钱今天给了儿子,等父母真正老了退休、自己没收入的时候,他们靠什么养老呢?按孝道,儿女要供养,要给父母当初的投资以回报了。但这里没有合同写明他们的孩子必须回报多少,多少算多,多少算少。

  想象一种情景:年老退休的父母只能被动地等待,等着他们的孩子给钱,以养活自己。即使他们没钱了,如果孩子不给钱,他们可能也不好意思要,因为他们也许会顾及到自己的尊严,刚开始,自尊和自豪感让他们不愿向孩子要钱。想想,这对老年人的消费行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啊!他们就会不敢花钱。即使他们从孩子那里获得一些钱,可能仍然不知道明年孩子会不会忘记给钱。或者,也许到了明年,孩子的收入没有那么高、钱不够了。因此,在没有自己的钱的情况下,父母怎么也不敢用钱。那是一个非常不幸的境地。当然,实际的情况是,许多父母在没钱时不会管那么多了,管不上尊严了,还是会去要。人过到这种份上,就没意义了。

  同时,儿子可能有自己的家。许多中年夫妇,为了给一方父母多少钱而经常吵架,夫妻因此大打出手,已是常事。养父母的责任成了夫妻关系的障碍。

  我看到过很多这样的情况,也听到过很多故事。在这些局面下,年老的父母可能想:“生活如此无助,为什么我还这么健康?我依靠儿女才能继续生存,这有什么意思?”而儿女们可能把年老父母看成是压在自己生活上的负担。

  当人际间的资源交易、风险交易主要以人格化的形式实现时,许多事情总是含含糊糊、一辈子也了不清。比如,2002年,湖北一个小县城有个30岁左右、名叫王宏的人,很幸运中了彩票,赢了500万元奖金。他和夫人先是非常高兴,但他的叔伯、叔伯孩子、他自己的兄弟和父母,统统要求从这500万中分到一大份,每个人都说“没有我,你王宏怎么长大?”他实际上分了150万给他的亲戚,作为给亲戚的回报,这已经很多了。但是,他的亲戚认为这150万元远远不够,每个都说他应该得到更多。结果,他的兄弟不理他了,他的叔伯也不理他了。过了些时候,他的兄弟和叔伯家人跑到他的家,大打出手,使他和妻子受重伤。

  这样,一个混乱的产权体系造成了如此混乱的要求和反要求。当由传统大家族胜任经济交易功能时,所有的投资和回报都是默认的、隐形的,不会用白纸黑字写在合同上,正是这种体系导致了上述大打出手的混乱局面。

  这就是为什么把经济交易从家庭脱离出来对家庭关系的纯洁非常重要,对其他社会组织亦然。相比之下,如果年轻人自己通过按揭贷款买房、结婚,自己以后赚了钱还银行,自己花自己的钱,而父母把积蓄买

养老保险、养老基金,等老了退休,自己花自己的投资回报钱,那不是让大家都更有自尊、自由吗?这样,家庭内关系不以金钱交易为基础,而是侧重感情了。

  当经济交易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一旦完成,那就真正完成了,它既简单,又不涉及情感。当一种经济交易夹杂着其他因素——友谊、情感和亲戚——那么,只会污染人类关系的灵魂。从人类的经验看,经济交易留给市场,感情交流留给家庭,这是最好的一种安排,也是市场化分工发展的总趋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