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鹰:厦门PX开门环评强过环保风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16:32 荆楚网

  作者:张铁鹰

  12月13日、14日,厦门市政府连续召开两场有关厦门海沧南部地区上PX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座谈会,邀请200名市民代表、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征求他们对环评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如今,各方专家意见倾向一致:在海峡西岸地区择地迁建,是一个上上之选。(12月19日《人民日报》)

  目前,PX是我国的紧缺产品,进口量逐年上升,去年的进口量接近全国消费量的一半。在国际市场上,PX价格不断创下新高。对于轻工发达、服装业出名的海峡西岸地区来说,兴建一个PX项目,既是市场的需求、产业结构的需求,也是发展的需求。拟建中的厦门PX项目,投资108亿元,建成后800亿元的年产值,相当于目前厦门GDP的1/4。可是此项目引起的环保争议,从一开始就相当激烈,面对市民的反对和质疑,厦门市政府“开门”搞环评,先启动“公众参与程序”,倾听市民意见,后又将图文并茂的25万册科普读本《PX知多少》,免费送到市民手中。

  应该说,厦门市政府一开始搞“开门环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公众消除对PX项目的环保疑虑,转而支持该项目上马。只是在无法求得公众的支持之后,厦门市政府才不得不忍痛割爱。厦门市政府尊重市民的环评权,虽然丢了一个大项目,却赢得了民心。

  与厦门市“开门环评”的做法相反,面对百姓日益增强的环保意识,有些地方上项目为了减少阻力,千方百计践踏市民的知情权,隐瞒环保真相,发布虚假环保信息,甚至打击迫害为保护环境反对污染项目上马的市民。由于环保与GDP增长的矛盾,一些地方表面上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暗地里却GDP至上,结果严重污染的项目总是关而不死,总能找到“落脚点”。在这些地方,市民的环评权被剥夺,环评结果少数人说了算,为了与地方党委、政府保持一致,即便环保人员有时也违心地同意污染项目上马。可以说,没有“开门环评”,污染趋重的势头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春风化雨式的“开门环评”,效果好于“环保风暴”千百倍,它不仅使环保常态化,而且避免了经济建设中的“先污染后治理”。PX项目的迁建,说明市民是环保最强大的动力,掌握了环评权的市民最懂得如何保护碧水蓝天。只要坚持“开门环评”,一切污染项目都难逃群众的法眼,而且,即使环评过关的项目,在上马后也会自觉完善,不断为促进环保做贡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