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庆:美国总统大选的魅力之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09:02 新京报

  作者:张国庆

  就个人魅力而言,希拉里与奥巴马各有千秋,就执政力来看,共和党的朱利安尼等人也颇具实力,而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将很可能是一个把智慧不动声色地揉进魅力中的人,有方向感,也有大师级的分寸感。

  在盛产大片的美国,“魅力之战”可以说无处不在。从电视收视率之争到商品销售大战,再到热火朝天的选战,智力加魅力,成了战无不胜的法宝。而饶有意味的是,两者还浑然天成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许多时候,恰到好处的智力表现就是一种魅力,而在个人魅力背后,则常常绽放着智力的花朵。尽管这种智力,有时并非发自本人,而是来自身边的高参。

  美国选民似乎也早已习惯了这种魅力之战,一些人可能还会从中找到一丝快感和醉意。这种感觉,就像我们在看007,在看大片中的惊险与惊喜,在看离自己不远也不近的浪漫和哀愁。这种感觉应合了美国人的想象力,也使之感受到几许主人翁的感觉。

  就想象力而言,美国人希望候选人具有自己没有的一些特质,或者能够提出一些很有感召力的主张,就像沉浸在影片中的人,会享受到一种心灵的自由感和翱翔的乐趣,也像在球场上狂热加油的人,有一种成就感和生命的充实感,即便短暂,但却深刻。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一千多天执政期的肯尼迪,能够留给美国人如此深刻的印象,在相当程度上,就得益于他恰到好处的个人魅力。

  一方面,肯尼迪的形象实在是太近乎完美了,不仅年轻、英俊、机敏、诙谐,是求知欲极强的学者、畅销书作家、有谋略的政治家、战斗英雄,就是永远乐观、从不抱怨的硬汉,就连他的家人也让人羡慕不已———夫人才貌双全,两个孩子人见人爱,家庭气氛和谐而友爱。而他的家族,也是人才济济,财力雄厚。

  不仅如此,肯尼迪也非常聪明地在把个人的活力和民族的活力与希望糅和在一起。在那个美国人兴致勃勃展望未来、探索未知的时代,肯尼迪适时地提出了“新边疆”,也即新的挑战,诸如开发外太空,用新方法解决战争、贫困、愚昧等老大难问题,提倡的是新人、新气象。这一点,与里根提出的“希望经济学”不谋而合。

  另一方面,肯尼迪也有他的不足,甚至于这种不足或者失误还带给他惊喜。1961年,肯尼迪总统在猪湾入侵(古巴)问题上做出了错误决策,但戏剧性的是,盖洛普民意测验却显示,他个人的声誉竟然是大大提高了。

  一个犯了巨大错误的总统却因为犯错误而提升了支持率,这引起了政治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兴趣。通过研究,学者们发现,一种最大的可能是,肯尼迪以前也许是“过于完美”了,而他所犯的错误则表明,他也有普通人的一面,这使得公众看来他更接近于民众,也更加真实,因而更受公众的喜爱。

  眼下希拉里的处境,与肯尼迪就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参议员出身,在诸多国内外问题上十分活跃,个人也都是青年时期就开始运作和铺垫自己的政治未来,可以说是有备而来;肯尼迪背后有肯尼迪家族,希拉里背后有前总统克林顿。

  两人也都非常善于表现自我。肯尼迪的运气在于,他赶上了电视刚刚兴起的时代,他的机智、朝气和很好的镜头感,不仅征服了选民,也压倒了对手。但希拉里却有所不同。在这个信息时代,过度曝光,也有着相应的代价,就是容易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在临近选战时减弱个人魅力“提供”的加分动能。

  不过,更大的挑战还来自“政策魅力”的比拼。对选民来说,个人魅力是吸引他关注你的积极因素,但真正能打动他们的,还是你的政策主张,你能为他们带来什么。这也是历史上大多数成功的竞选者所倚重的,无论是安德鲁·杰克逊还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乃至近年的里根与克林顿,他们都因为敏锐地洞察到时代的需求和人心的向背,而说出了朴实但却动听的话语,勾勒出充满希望的属于每个美国人的蓝图。

  这也使得2008年的美国选战充满了悬念。就个人魅力而言,希拉里与奥巴马各有千秋,就执政力来看,共和党的朱利安尼等人也颇具实力,而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将很可能是一个把智慧不动声色地揉进魅力中的人,有方向感,也有大师级的分寸感。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国际问题专家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