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迈过三个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2日17:42 南风窗

  今天世界正在发生的变化可能是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形成以来最深刻的变化,中国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背景下走上崛起之路的。要走好崛起之路,我们可能要考虑迈过三个坡:冷静、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当今世界,扎扎实实地推进和平与发展的事业。

  首先我们要冷静、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要比“智”更高一个层次。在今天世界大变化、中国大变化,中外大互动的背景下,自知之明,冷静、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就显得更加重要。

  什么叫自知之明?首先我们要像中央一再强调的,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正像小平同志所说的,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才能完成。我们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仅仅是开始,我们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这点是我们千万不能忘记的。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崛起的速度和规模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国连续29年以9.7%的速度增长,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1.4万亿美元,这是前所未有的。历史上大国的崛起总是伴随着腥风血雨,充满着冲突和战争。世界上有不少人就是用历史来套中国,他们必然会对中国的崛起表示恐惧和不安。中国一再向世界宣示我们将走和平发展道路,但是,有些人总是不相信。这就决定中国的崛起将会走过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中国威胁论将可能会伴随中国崛起的全过程。我们对崛起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千万不能低估。

  第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在构建未来新世界的过程中,世界必定会期待中国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我们对自己经济发展如此之快、世界对我们的期待有所上升也缺乏准备,我们的思想可能落后于现实。因此,这里就出现一个需要不断调整我们的思路、适应形势发展的问题。我们过去经常关注的问题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重要性下降,而我们过去不可能做的事情现在来做的可能性会逐渐上升。就像一个人,个子矮,很多东西够不着,而当自己长高了,对能够着的东西又缺乏思想准备。

  第三,我们对中国崛起过程中自身的一些毛病和弱点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一个了不起的民族,抵御大灾大难的能力特别强。中国人不怕大灾大难,怕的是忘乎所以。历史证明,忘乎所以给我们国家和民族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不久前,一位专家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中国国防现代化是不是美国有什么,我们也必须有什么?”这个问题提得很尖锐,也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苏联是怎么垮掉的?苏联垮掉的原因之一是与美国搞军备竞赛拖垮的。胡锦涛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决不搞军备竞赛,这是十分明智的,也是中国领导人有远见卓识的表现。军备竞赛的逻辑是残酷无情的,一旦卷进去,可能是个无底洞,我们必须警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小平同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我们要冷静、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今世界,什么叫冷静、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今世界?我认为首先要看到时代变了。世界已经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时代的变化是国际关系中最大的变化,小平同志是中国发现时代变化的第一人。时代的变化,也是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战略的根据之一。1972年2月28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我方声明:“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今天,胡锦涛主席多次指出:“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这样说的根据也是时代变了。

  第二,我们与当代国际体系的关系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当中国人起来革命的时候,我们高唱国际歌“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我们是当时国际体系的造反者。而今天,我们是当今国际体系的重要角色,我们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际法院有我们的大法官。尽管当今的国际体系有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革,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我们自改革开放以来是受益于当今的国际体系的。

  第三,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已经使中国与世界联在一起,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依存度大大加深。中国与世界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

  必须看到,我们的国家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走过来的,当时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与现在不一样。虽然改革开放已经30年,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和我们当时对时代的看法仍然影响着我们。从某种意义上说,克服这些影响,这也是一个坡。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潮流。扎扎实实地推进和平与发展的事业,推进这一潮流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世界是从战争与革命的时代演变过来的,因此,当今世界存在着两股潮流:一股是和平、合作与发展的潮流;另一股是冷战、对抗与冲突的潮流。这两股潮流较量的结果将会决定21世纪人类的命运。中国是坚决主张和积极推进和平、合作与发展潮流的。因此,我们可能需要像中央所要求的那样,解放思想,需要采取一些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在扎实推进和平、合作与发展潮流的大行动。

  在这方面,坦赞铁路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示。1970年10月到1976年7月,中国向坦桑尼亚和赞比亚提供了大约10亿元人民币(当时相当于1.5亿英镑)援助,修建了长达1860公里的铁路。这样一笔钱对于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来讲确实是一笔很大的数字,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有人批评这项工程超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现在这件事过去了30多年,我们再回头一看,我们不能不佩服毛泽东、周恩来的大手笔。这一行动对中非关系影响极大。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毛泽东曾动情地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的确,当时非洲国家把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当成自己外交的头等大事来抓。讨论中国代表权时,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飞到纽约,坐镇指挥;派坦桑尼亚最优秀的大使萨利姆任驻联合国代表,阿尔及利亚外长布特弗利卡始终战斗在第一线,亲自指挥这场战斗。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中国后来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1971年11月24日,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总数不过64国,现在是170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中国后来向世界实行全方位开放铺平了道路。

  一批发展中国家崛起是当今国际关系中影响深远的大潮,这些国家要崛起,需要大量地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然而,他们今天基础设施薄弱、缺乏资金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所以有些中国学者提出,能否从我国外汇储备中拿出一部分钱来用于作为参与建设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基金,这个建议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的。

  (作者为北京外交学院院长,本文根据作者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演讲整理,经本人补充、审阅)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