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抵抗雪灾不局限于春运一役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2日07:26 新京报

  新京报社论

  漫天暴雪中,各方正努力抗雪救灾,民众抗灾的细节令人动容。

  雪灾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在铁路、公路以及机场等被困的乘客身上,“春运抗灾”成为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但是,抵抗雪灾最终战胜雪灾,除了要尽快突破春运的冰雪之困,还需要格外关注火车站与高速路之外的灾情,比如被雪压塌的房屋,被雪灾冻死的农作物,因运输不便导致的物价上涨,以及煤电紧缺而导致的经济震荡。据统计,目前因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537.9亿元,死亡60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害房屋86.2万间。

  如果将抗灾分为前方与后方,我们可以将整个公共抗灾体系分为两大部分:前方是铁路公路航空,是数以百万计的被困乘客与一线抗灾人员;后方是广阔的城市及农村,抗风险能力较低的中低收入群体,正为雪灾引发的物价上涨愁眉不展;一些地区的城市公共设施,在暴风雪中出现险情,湖北咸宁某高校篮球馆被雪压塌11人被埋,就凸显出城市安全基础设施滞后的苗头;同样令人忧心的,是农村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公共设施建设先天不足,农民兄弟们恐怕正为来年收成而发愁;水、电、气等供应告急,乃至灾情背后的疫情预防,都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严峻考验。

  于经济层面而言,目前这场全国性的特大雪灾,已经造成数百亿的直接经济损失。至于其间接的经济损失,以及对2008年经济的长期影响,目前尚是一个未知数。

  面对雪灾对当下造成的损失,以及随后而至的“灾后后遗症”,我们必将迎接灾难对社会运行、经济发展以及民众心理的全面检验。面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各级政府宜做出及时有效的政策调整。

  比如,政府一直在想办法阻止物价过快上涨,但雪灾导致的物价上涨趋势,如果短时期内难以扭转,那么是否可以考虑及时调整救助标准、加大对民生的扶助力度。

  或者,为了引导社会心理更趋安定,政府可以考虑适当减免税费(提高居民个税起征点,向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如果企业和民众因此感受到减税带来的直接收益,会建立2008年经济基本面依旧向好的集体预期,一方面可带来实体经济诸如商品生产的总需求增加,生产企业的数量增加,另一方面可能对证券市场、保险市场产生的利好刺激作用,从而建立社会的“信心顺差”。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要尽早谋划建立公共卫生防疫、经济援助、灾后基础设施重建等应急举措,力推全民性的公共危机心理疏导机制。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一场重大灾难给公民带来的影响,其心理创伤修复所需的时间,往往远多于经济恢复。除了来自政府渠道的公共宣传引导,媒体的疏导、民间自治团体的爱心互助,都将起到良好的协调作用。

  抵抗雪灾,不仅仅局限于春运。灾难给社会、经济、文化带来的无形效应,往往大过更直观的交通堵塞、建筑物坍塌,而政府要与民众同心协力共度难关,就要以一系列为民分忧的政策激励,促使灾后民众的整体生存环境改善,避免各行各业由于负担过重造成的产业空心化、企业外迁等不利因素。应对以上挑战,任重而道远,只要社会上下万众一心,政策所指民意所向,定能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相关报道见A05-A08版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