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南非公园之争与中国雪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5日08:18 新京报

  作者:乐毅

  作为一名生活在这次雪灾的重灾区湖南的普通居民,最近这大半个月的生活都深受停电困扰。不但是整夜整夜地享受烛光,白天也会随时断电。故而有电时,除了抓紧时间开电暖片外,我基本只是上网站看看新闻,或到某些论坛去灌水。

  一日在论坛灌水:夜来风雪声,电塔倒多少?引来不少共鸣,大家纷纷讲述各地新闻报道中的电塔倒塌情况。皆说,山地电塔倒塌却也罢了,平原地区怎么也倒塌这么多?言语之间颇多责问。结果招来我一位网上好友的猛烈反驳,他供职于电力部门,说你们讲的全都是外行话。这次电塔倒塌主要是因为天气极度恶劣,架空线路一般设计为10毫米覆冰,湖南、贵州的一些山区有50毫米以上,甚至90毫米。所以有些山区塔没倒,平原塔却倒了不少。大概是这些天来受到太多人埋怨了吧,他很委屈地说:如果我们设计成100毫米,那样线路会粗很多,电塔会多用很多钢材,你们肯定又会骂我们浪费了。

  我愿意相信这位网上好友的专业意见,更何况在网络上没人知道他是谁,他就没必要忽悠我们。

  同时我也想到了一个异邦故事。南非的德塞公园是在国际上招标建造的,中标的是一家德国设计院。建设过程中却引发了南非人很大的意见。德国人把地面垫高了两尺,然后为整个公园铺设下水;德国人为公园建了一个“傻乎乎”的很大的门;公园的石板路投资甚高……南非人觉得,这不是浪费我们的钱吗?双方经常争得脸红脖子粗,有时都闹到要停工的边缘。南非人认为,德国人实在是死板愚笨。后来南非人再建克克娜公园,就不再用外国人,自己动手。

  不过,建完以后没几年,南非人的看法就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雨季到来时,克克娜公园被大水淹没,而德塞公园却没有一丝漫水的痕迹。几年间,克克娜公园的石板地就磨损严重,不得不翻修,而德塞公园的石板地却坚如磐石,一如昨日。而克克娜公园在举行集会时,由于别致的大门太小,造成了安全事故,人们这才意识到德国人为什么要修那么大的门……

  这里涉及到一个基础建设的设计标准问题。基础建设是百年之计,它与一般的普通建筑不同。它不是说平时能用就可以了,很多标准上它都要考虑到极限要求。这一次的雪灾之所以会后果如此严重,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电网不能支撑导致的。如果一开始建设电塔时,我们就把设计标准定高一些,灾情可能就会轻很多。

  需要指出的是,这次雪灾虽然罕见。但上世纪湖南也曾发生过三场类似的冰雪灾害,发生年份分别为:1929年底1930年初,1954年底1955年初,1964年2月中旬。其中1954年那次,洞庭湖甚至都封冻结冰了。当时的媒体报道,行人车马涉湖如履平地。而查更远的历史记录,湘江都有封冻的记录。也就是说,如此冰雪在湖南虽不多见,但几十年内发生一次却也几乎是规律性的。

  所以我想说,希望灾后重建电塔时,有关方面能够考虑到这个问题,把建设标准提高一点,这绝不是浪费。当年,南非人为克克娜公园修修补补花掉的钱,就已经足以建两个德塞公园了。而这一次冻住了半个中国的雪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想必也远远超过一个高标准电网的建设费了吧。

  □乐毅(湖南 教师)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