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环球时报:可持续发展折射中美日三国不同挑战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0日08:43 环球网
可持续发展折射三国不同挑战 在可持续发展趋势方面中日美三国遇到的不同挑战,折射出三国各自所处的发展阶段、国内社会环境、国际压力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速度方面中国对美日两国的优势,以及美国对日本的优势。 在未来的十年里,日本无须做出很大的政策调整,经历很大的社会变动,便可以实现它的国家发展目标,因为它的期待值并不高,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的包袱并不很重,整个社会却仍然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日本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危机感,主要来自崛起势头强劲的中国和拥有核武器的朝鲜,在其他问题上可以继续在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下“搭便车”,基本上不必担心国际恐怖主义对本土社会的袭击,也缺乏在外交战略、国防建设方面做出重大调整的紧迫性。日本在人口减少和老龄化的趋势下,亦没有考虑引进大批海外移民,社会凝聚力不会有明显下降。贫富悬殊的现象虽加重,但同绝大多数国家比,社会财富分配相对平均。可以说,相对其他发达国家以及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国家而言,日本的发展潜力有限,但受全球化的负面冲击也有限。 反观美国,它的国内政治和国际政策的“软肋”应该说多于日本。美国国内政治中的“极化”现象,集中表现于2008年大选。经济问题以及气候变化等可持续发展问题,正在成为政治辩论的中心议题。布什政府的国内外声望均降到最低点,美国在世界上的政治形象,由于伊拉克战争、推行单边主义外交等因素,也急剧下跌。2008年大选之后,美国的战略调整势在必行。从长远来看,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我们是谁》一书中所指出的对美国传统价值观和凝聚力的挑战,即全球化对美国的负面影响,将在未来几十年中更为顽强地显现出来。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软肋”,主要不在于其实力地位相对于中国来说不再像过去那样咄咄逼人,或日本在地区事务中的自主性增强,而在于它必须将主要的国际战略资源用于稳定伊拉克和“大中东”局势,遏止伊斯兰极端势力、国际恐怖主义,以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美国的国际经济资源分配也日益分散,特别需要维护美国的金融霸主地位和世界贸易规则的主导权。在大国俱乐部中,美国仍能维持大西洋联盟的基本形态,但必须抽出精力和资源去应付开始直接挑战西方、日益顽强表现自己的俄罗斯。在亚太地区,美国的反恐战略目标同东盟的发展和稳定需求有较大差距。由此看,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政治影响受到制约,中日“双雄竞争”的因素上升,似乎是难以避免的趋势。 对中国实力发展的主要挑战来自国内,特别是来自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个主要障碍———地区及部门发展不平衡、社会公正缺失、贫富悬殊加剧、腐败、社会安全网不完善、生态环境恶化、能耗过高等等。此外,“台独”势力的膨胀,对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挑战。可以看出,中国在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国内挑战,在某种程度上和某些方面超过日本和美国遇到的挑战。能否处理好这些国内问题,对中国的软实力建设和国际形象影响甚大。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对全球范围的原材料供应、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海外利益迅速拓展。中国遇到的国内外挑战,都只能靠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同日本和美国的合作来解决,而不可能通过经济摩擦、政治和意识形态冲突或军事扩张来解决。尤其重要的是,中国应全力摈弃“超大的食欲、住房欲、占地欲和资源消耗欲”的美国生活方式,而借鉴日本的节能、节欲、资源有限却“青山绿水”的小康生活方式。 从中日美三国力量对比的综合分析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仍将大大超过日本和美国,美国将继续领先于日本,由此造成日本和美国战略心理上的调整,以及中国自信心的增强。另一方面,转换一个角度,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和三国所分别遇到的国内外挑战来看,中国所面临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复杂程度可能最大,而美国面临的挑战又超过日本。 因此,中日美三国在力量对比的评估和彼此关系上都应采取谨慎态度。对于中国来说,应当避免过高估计本国实力地位上升的幅度,坚持向他国特别是日美两国阐述和平发展的战略意图,提高内外政策的透明度,减少“安全困境”的负面效应。在维护国家主权、根本利益和国际安全的同时,尊重日本正当的国家地位和利益诉求。 对于日本来说,应当避免对中国实力地位上升采取过高估计、过度敏感的态度,防止以“一山不容二虎”的心态处理中日在东亚地区的关系,在中美两国之间采取更为平衡的政策。 对于美国来说,应当意识到自己在亚太地区的战略收缩迟早要进行,冷战时期形成的安全格局迟早要调整,通过支持日本来遏制中国不仅对美国不利,也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应当同东亚国家一起,努力构筑一个新的、更有包容性的地区安全框架。 在中日美三国关系上,最重要的是调整传统的地缘政治思考框架,充分重视可持续发展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并将其列入三边互动框架的首要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造福于亚太地区和整个世界。▲ (作者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本文原稿10000余字,本报有删节。)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环球网(www.huanqiu.com)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