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环球时报:别老想像中华文明会被征服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07:38 环球网
作者:谭中 ●如果总是想像各种文明生存方式的差异的话,我大半辈子代表“中华生存方式”和别的“生存方式”朝夕相处,我和全家人早就被折磨得体无完肤了 ●中国一些人能够在国内传媒对西方世界信口开河而不被揭露马脚,主要在于中文太难学、西方学术界进不了中国舆论的小圈子 别总是想像文明的差异 记得40多年前,我在印度政府的外国语学校教书,家住新德里政府人员住宅区。5岁小儿梵天和邻居同年男孩在外玩耍,被学校校长看见了。小儿皮肤白,穿得也讲究;邻居男孩又黑又丑,穿得很差。校长是典型的婆罗门高阶级。他以为,梵天是在和低阶级的贱民混在一起,便感叹道:“如果世界各国都像小孩子那么天真无邪,天下就太平了!” 他当时的话立刻使我想起孔子说过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也是这个意思:人生下来不分血统、肤色、宗教、语言都会自然而然彼此和睦团结的,他们之间疏远是因为社会恶“习”。潘维教授所说“不同的自然禀赋塑造了不同的历史文化。人类生存方式的差异是必然的”(见我报1月28日“敢与西方展开政治观念竞争”一文),这样的逻辑在中华文明中很难找到,倒好像是西方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又钻出来搞“习相远也”了。这几十年来,我总是想,如果我们总是想像各种文明生存方式的差异的话,实在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按照这种说法,我大半辈子代表“中华生存方式”和别的“生存方式”朝夕相处,我和全家人早就被折磨得体无完肤了! 中印生存方式非常强大 中华文明是怎样兴盛起来的呢?借用《周易》“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来分析,一方面是掌握了精神的“道”,有一种最高理想境界,使不同血统、肤色、宗教、语言的人们欢聚一堂;另一方面又掌握了物质的“器”,构造了一座“穹顶”大体育馆式的政治建筑,在过去两千年来使世界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都住进来,变成中国人,变成中华文明的继承发扬者,有胡人血统的伟大诗人李白就是一例。 凡是受过中华文明熏陶的知识精英,都知道“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的规律,简单地说,就是人类从唯“武”逞强的阶段(像春秋时齐国那样)进步到讲文明、讲和谐(以鲁国为代表)的更高阶段,再从这一阶段进步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最高理想境界。这样一种对精神文明的向往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一直到清儒王船山,又通过长沙船山书院传给不少知识分子,包括毛泽东等人。即使是受到西方文明影响的改良派康有为和革命派孙中山,都坚持“世界大同”和“天下为公”是人类最高理想,近年来中国领导人提倡“精神文明”和“和谐世界”,也证明中华文明主流的思想意识发展没有被西方“现实主义”的“物质文明”意识形态所冲垮。更多精彩内容阅读登录环球网(www.huanqiu.com)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