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家:发现普世性是中国文化振兴的关键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2日11:18 深圳商报
座谈嘉宾: 景海峰:深圳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国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王兴国: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教授、哲学博士 王立新: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哲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李大华: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教授、哲学博士 文化多元心态是推进国学的基础 “文化广场”:“国学热”是否意味着全面复兴国学?在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的范围内,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何区分? 王兴国:穿汉服、诵经……争论它们有没有必要存在,毫无意义。人们爱穿什么穿什么,要诵经就诵经,不能一出现就加以反对,这需要经过一个比较长时期的实践和观察,才能有所结论。 景海峰:当一个大的文化思潮来势汹涌的时候,都是泥沙俱下,不可能是一种纯净的状态;按照一种理想的或很高的严苛标准来衡量,其中一定会有许多令人生厌的“杂质”。从一开始对所谓“国学热”的看法,就不能用纯而又纯的标准来丈量。如果国学仅仅是在学者探讨的范围内,可以寻求一些最精粹的理念,用学术的标准,把一些错误的观念和不合适的方式剔除掉。但一旦它和社会生活层面结合起来、与各种世俗的活动(像商业)联系在一起,那日常生活的复杂样态就会反射、附加到它的头上来,不同的立场、欲望,各种利益集团都可以对国学提出诸多要求,展开各种奇奇怪怪的想像。 有人写文章说,一些重点大学在“国学热”的浪潮中没能扮演好恰当角色,过重小技末道,甚至在普及工作中将国学沦为了敛财手段。我认为这言过其实了,只看到了弘扬国学中的一些不完善处、甚至枝节,而无视其大的方面。我倒是觉得,国学复兴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建设工作,需要多方面力量的介入和多种途径的尝试,先得把人们对国学的关注调动起来,才能做进一步的提升工作,关键是要形成与社会现实文化良性互动的局面。就总体而言,国学现在实际上还是处在一个恢复元气的时期,所谓“一阳来复”而已。与三十年前的惨淡状况相比,国学的境遇好像是好多了,但仍然是处在起步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尽量多一点宽容,而少一些“酷评”,尤其不要用惟我独尊的姿态和口吻说话。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商榷、批评,但别一句话就否定掉。有些事情,这个阶段先不要急于下定论,从心态上要宽容一些,各种推助国学发展的尝试都应该鼓励,只要是善意的、积极的。在现时代,文化多元的心态,也是新的国学向前推进的重要基础之一。 中国文化里可能有普世价值 李大华:中国人现在对国学的兴趣已经和“五四”或上世纪八十年代不同,那个时候人们总是从批判的角度看国学,一谈到文化,总是说精华与糟粕。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关键问题,文化的价值毋须人预先告知它是好是坏,社会的认同本身就是一把尺子,人们有能力去鉴别它的好与坏。 现在的年轻人对国学有兴趣是好事,这个热才刚刚开始。一个国家要在什么基础上实现自己的充分现代化?对于中国人来说,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有一个文化嫁接问题,有一个现代时髦的说法叫“智力支持”,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身的文化资源,完全接受西方的现代化也接受不好。西方的现代化本身是一种地域文化,他们的本土价值后来被放大了,具有普世性,我们怎么知道中国的文化有没有普世性呢?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中国文化里有很多东西很可能是未来世界的普世价值,所以我们现在要重新发现。而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能在文化的荒漠上建立,从文化规律上说,叫一阳来复。就像意大利文艺复兴,采取了仿古的方式,好像是回到过去,其实不是回到过去,他只是把原来曾经被忽略的人的价值重新发现,意大利称人本主义兴起,中国叫国学的兴起。应该这么说,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中国文化热,对于中国人自己来说,是“国学热”。中国的现代化也出现了好像复古的情形,其实内容已经很不同,民众在接受传统的东西的时候,已经经过现代生活方式的过滤。比如老师在给学生传授孔孟的时候,我们更多的不是讲三从四德以及三纲,而是讲孔孟的人本主义、道德理性,我们已经自动选择了那些适合现代人生活的东西。 当然大众媒体在“国学热”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个作用不可低估。央视的“百家讲坛”、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讲的国学问题,确实把很多人的胃口吊起来了。另外,金庸小说在华人世界的广泛传播也应该被纳为“国学热”的其中一个表征,很多年轻人是通过金庸的小说对国学产生了兴趣。这方面媒体起了一些好的作用,但媒体其实有一个问题,就是过于商业化。宣讲者虽然吸引了眼球,但也要防止误导,现在的讲法让公众以为国学就是这个样子的,主讲人对国学的理解是最权威的。这些主讲人应该让公众明白,他们所讲的学问还很表面,他们只是借此把听众引入国学的门而已,也就是导读。如果听众要真正了解孔孟,了解老庄等等,还需要坐下来认真读书,或听深入的讲解。现在很多学生真的很关注国学,但他们用心很浮躁,国学一方面很热,一方面大家只知道皮毛。这个民族如果一直这样浮躁下去,也是危险的。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