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雷颐:柏杨的作品是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30日09:52 深圳商报
柏杨的作品是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一部《丑陋的中国人》让柏杨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话,那么90年代后期出版的《中国人史纲》,则让柏杨在内地开始施展他的学术影响力。 《中国人史纲》是柏杨在9年零26天的监狱岁月里“埋头整理中国历史”而成的一部煌煌巨著。全书近80万字,从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时代一直讲到20世纪初满清王朝末期最不堪的那段屈辱岁月;他以平民视角写史,代表了作家写史的一种高度,将历史写得精彩好看又不乏深刻洞察力。因而也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此书在台湾出版后,好评如潮,被列为台湾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十部书之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曾于1998年在内地出版了《中国人史纲》中文简体版。 雷颐在2005年同心出版社版《中国人史纲》跋里,对此书评价甚高。他认为这部上下五千年、纵横万千里,感时忧国、洞烛幽微的《中国人史纲》,无疑是使人“忧天下”、“探世变”的巨著。是一个洞察历史、洞察世事的智者对历史最深层的剖析。 雷颐说到这本书出版的情况时透露,当时出版社要他推荐一本有价值的好书,他就推荐了柏杨的这本《中国人史纲》,因为他本很喜欢这本书,也觉得有价值,有再版的必要。但是因为书很厚很大,他不确定这本书能卖得好。但事实证明再版后,销量的确很好。这说明,柏杨的学术思想和观点对当下的我们依然有意义,依然有重读的必要。 事实上,除了《中国人史纲》一版再版以外,《丑陋的中国人》在20年后也有再版,2004年再出的版本,依然有它的读者。而许多20年前同样风行一时的很多畅销书,到现在时过境迁,魅力难再,进入不了现代读者的视野和语境。相形之下,柏杨是一个异数。 雷颐说,这正说明了柏杨的作品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他说,当初柏杨写《丑陋的中国人》并不是针对内地而写的,而是有感于台湾人的种种恶习而发,但没想到在内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一方面说明他的作品是超越空间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中国文化的剖析是非常深刻和犀利的。 重读柏杨在当下更有必要 问起雷颐与柏杨的交往,雷颐显得很淡泊,他说,他只是喜欢柏杨的文字,喜欢他的书,并没有刻意交往。但是在他推荐和作跋的《中国人史纲》发表后,也许是有人介绍,或者是柏杨听说了,给雷颐寄来一张柏杨的专用贺卡,聊表谢意。幸好雷颐还保存着这张卡。 卡上龙飞凤舞写着寥寥几行字: 雷颐先生吾兄,邀到吾兄出席中国人史纲研究会,蒙说在下很有阅历,不禁会心一笑。一生坐过不少政治牢,几乎被枪决,真是有点险哉,焉能没有感慨!谢谢知音。平安!柏杨。2005、10、24台北。 雷颐说,除了感叹号很清楚外,其余都是黑点断句。他听说老先生晚年几乎半失明,写字肯定是不容易的了。 问起雷颐纪念柏杨的意义何在?雷颐答:一个民族的自我反省,越是在崛起的时候越需要,尤其不能狂妄自大。所以我们现在比上世纪80年代更需要柏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刚经过文革,各方面都落后,反思是为了进步。但现在各方面有了长足进展,国家正在富强崛起,这个时候更需要警惕,不能有虚骄之气。要做到既是强大的又是谦卑的。 这是一个陪伴了几代人的作者,也是一个写出了经得起几代作者细读作品的作家。 柏杨昨日凌晨撒手西归。本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到了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最新版本跋的作者、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雷颐,听他讲柏杨的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以及他们之间淡淡的交往。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