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潘洪其:一个非体育爱好者的北京奥运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3日08:06  东方早报

  作者:潘洪其

  很久以前我就意识到,普通人的命运,如果不是由于某些特殊的因缘际会,将很难与风云变幻的宏大叙事发生直接联系。直到现在,红红火火的北京奥运会已经快结束,作为一个从外地来京整整生活了20年的普通市民,一个新闻记者,一个非体育爱好者,我仍然觉得,我并不比其他普通市民对奥运会有更多更深入的感受。

  奥运会是世界体育盛会,其核心自然是体育比赛,我不是体育爱好者,难以对体育比赛产生深切的兴趣。然而,奥运会又不只是体育比赛,一个城市主办奥运会,其含义要比主办一场世界性体育赛事丰富得多,也要复杂得多。由此,北京从申办到主办奥运会,也就注定了不但与北京市民中的体育爱好者有关,也与像我这样的非体育爱好者有关。

  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时,我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二年级学生。在当年的日记中,我用“极尽繁荣、丰富、壮丽、堂皇”形容亚运会开幕式,其他则寥寥数语带过。1993年9月23日晚,电视直播了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利的消息,相信很多中国人都对那一刻的尴尬与伤痛记忆犹新——伤痛自不必说,尴尬则是因为,当时,萨马兰奇在宣布投票结果之前,逐一对5个申办城市表示感谢,按拉丁字母的排列,他首先感谢北京,而许多电视观众,甚至包括在场的中国代表团的一些成员,由于听不懂外文,一听萨马兰奇说北京,就以为北京申办成功了,立即挥动小国旗跳跃欢呼……加上这一份儿尴尬,那一刻的伤痛,像一颗锋利而残忍的钉子,深深锲进了我的心底。

  第一次申办失败,北京没有泄气。1998年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市民们发现,与几年前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相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观,除西南三环的玉泉营环岛尚未改造为立交桥,三环路离建成全立交城市快速路仅一步之遥;按照当时北京市区道路最高等级标准修建的四环路,也已经建成近半。房地产市场迅速活跃起来,像我这样拿工资的年轻人,也纷纷开始积攒首付款,准备通过银行按揭买房。记得那个时候,北四环亚运村一带稍微像样一点的商品房,每平方米要卖到五千多,而我的目标是每平方米两千左右,所以只能考虑四环以外或更远的房子。

  2001年7月11日,我作为北京青年报的记者,赴上海采访7月13日“申奥揭晓之夜”。我采写了几篇报道,记录下了上海人13日之前的平静,以及“揭晓之夜”的忘情欢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3日晚在南京路世纪广场等待揭晓时,一位穿着朴素的上海老大爷,给我讲了一通“你不要以为上海人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国家,其实上海人也是很大气的,否则上海也不会发展这么快”的道理。弹指七年过去了,这位可爱的老大爷别来无恙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不支持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