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商报:神秘的航天科技何时造福社会大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6日08:28   上海商报

  上海商报社评

  理论上中国航天产业辐射出的产业链已达1200亿元的规模,但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载人航天还看不到明显的经济回报。这里既有尖端技术商业化的老问题,更需要突破一系列制度性瓶颈。

  昨晚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三名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将实施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神七号上的中国航天员将走出舱门进行太空行走,这将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头一遭,将使中国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同时,出舱活动完成后,飞船将释放伴飞卫星,中国掌握了这样的技术,将在国际航天及军事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昨晚,全中国的人们、全球的华人关注着神七的起飞,一股自豪的感情从每个中国人的心底油然升起。在当今世界上,或许没有什么比载人航天更能充分展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载人航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载人飞船、运载火箭、航天员、测控通信网、发射场、着陆场及有效载荷等七大系统,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推进、通信、遥感、测试、新材料、新工艺、激光、微电子、光电子等技术以及近代力学、天文学、地球科学、航天医学及空间科学。将飞船连同人员送入太空预定轨道,并安全返回,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和科研能力,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强劲的经济实力,是不可能做到的。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和我们中国三个国家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

  航天产业是项极费钱的事业。据统计,中国航天产业每年的整体投入有上百亿元,如果加上配套工程以及专门的国家及地方的航天机构费用开销,可能要占到GDP的1%以上,虽然目前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水平还处于小康阶段,但是中国总体经济规模已是世界第四位。考虑到人口、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中国作为一个综合大国,为体现国力鼓舞人心,发射载人航天飞船还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占一年GDP总值1%至2%的钱,我们还是花得起的,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从纯粹理想状态而言,发展航天事业的根本目的当然是探索未知世界奥秘、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因而不应该有太多功利目的。然而,从世界航天事业过去半个世纪走过的道路来看,这项本该是满足人类追求自然真理的崇高理想的科学试验活动,实际上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现实利益。其奥秘就在于最初专为宇宙探索而开发的许多技术,日后往往能够大规模民用化和商业化。

  当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虽耗资200多亿美元,但由这项太空科研计划产生的3000多项大专利转为民用后,带动了民用技术的快速升级,并产生了四到五倍的经济效应。将高新科技应用于民用,是美国以科技带动经济增长的法宝。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已经和国家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紧紧联系在一起。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电视、广播、电话等通讯信号,都是通过卫星来传播的。汽车用的导航系统、绘图用的卫星图片等也都靠卫星来支持。目前航天尖端技术和民用技术的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中,可开发的空间很大,把航天技术转为民用,可以促进民用技术的发展,也将促进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发展。

  据国际航天业估算,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比约为1比2,而相关产业的辐射则可达到1比8至1比14。虽然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对经济的潜在效应巨大,但是现时效应还不大,这需要时间,特别是需要政府在航天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和面对外资产品市场竞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创造良好条件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此外,我们可能还有一系列事关军用技术民用化、国家安全等级评估、保密等的制度性瓶颈需要突破。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更多关于 航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