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季冰:降低买地在财政收入中比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7日08:45   上海商报

  判断:“土地财政”收入将大规模缩水

  然而,在全球经济萧条、投资大幅度下滑的背景下,救市能否带来地方政府希望的效果,却需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这里用不着头头是道地分析全球金融海啸和国内资本市场一年来大溃退造成的流动性枯竭,常识告诉绝大多数不想当冒险家的人:现在决不是下注投资的时候。其实,仔细审视一下,我们还会发现,即便是“救市派”阵营中也很少有人认为目前中国的房价是合理的。他们担心的是楼市像股市一样崩溃,酿成不可收拾的经济萧条,而不是不切实际地期望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

  的确,土地永远是稀缺的,正身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的中国商品房需求也确有一定的刚性成分,但一种商品从来不会因为稀缺或未来需求庞大就一路只涨不跌,过去半年里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已经明白无误地摆在眼前。事实上,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只涨不跌的商品。未来几年内中国房地产市场仍有可能被重新激活,但要同时维持2005年那样的价格和交易量双重高位则几乎是不可能的。新浪网组织了一个简单的网络调查,截至财政部救市政策已经公布后第4天(26日)的晚上20时,参与投票的近35万网民中,仍然有超过73%认为最近两年房价将下跌,认为将上涨的不到13%。虽说网络调查有相当大的片面性,但它毕竟代表了某一庞大的社会群体的预期。而我们都知道,对于投资性的市场,预期经常是左右价格走势的决定性因素。事实上,很有可能的一种情况是,在政府救市政策出台后的最初几个月内楼市不仅不会一举扭转,交易萎缩的状况反而会进一步加剧,这是最基本的心理规律。最根本的还不在于此,而是购买力严重不足,说白了,那些急需要解决住房问题的广大中低收入家庭并不是在持币观望,而是根本就没有钱在目前的价位上买房。鉴于上述判断,今后几年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的大规模缩水看来在所难免。

  退一步说,即使本轮救市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缓解地方财政危机的初衷,地价和房价得以维持,中国地方政府目前这种靠卖地吃饭的“土地财政”也是难以维系的,只不过将无法逃避的财政危机延后而已。

  出路:降低“土地”在财政收入中比例

  因此,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想要使地方政府免于财政破产,唯一的正道是逐步降低“土地财政”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的比例。对需要改善住房的老百姓而言,这也是房价得以回归合理的根本所系,高房价的本质是高地价。

  要实现这一根本性的转变,首先需要调整的是中央与地方的财税事权关系。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日益凸显。目前中央政府取得全国税收收入的60%,地方获得40%,而政府财政支出则正好相反,中央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30%,地方占70%。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只拿了40%的财政收入,却要负担70%的财政支出。当然,中央政府会以转移支付的方式来补掉地方财政余下的30%亏空,但这部分是地方政府不能主动掌控的。迫于财政压力和政绩竞争,地方政府想要掌握财权上的主动,就必须开拓税收以外的财源,那些不可能获得中央财政太多转移支付的沿海富裕省份尤需如此。除了各种“费”以外,地方政府所垄断的最值钱的资源便是国有土地出让权,这就是“土地财政”形成的根源。由此可见,要改变“土地财政”,就必须使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重新相匹配,也就是收多少税做多少事。就此意义上而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

  从根本上说,改变“土地财政”,实质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开放以后,中央以下逐级“放权让利”,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然而,由于相应的民主约束机制始终没有真正建立,对地方政府监督考核的终极权力掌握在上一级政府、而非本地民众手里,这就使得地方政府视GDP和财政收入为唯一追求,因为这两个数字是可以外在衡量的最“硬”的“发展政绩”,而这种GDP和财政收入的导向又使地方政府的行为“公司化”。夸张一点说,目前中国大大小小的地方政府就是“经营”着一个个市、县的一家家“公司”,GDP是这些“政府公司”的“销售额”,财政收入是它们的“利润”,土地则是它们现阶段利润率最高的“商品”。

  政府就像个人一样,也有追求自我实现的天然本性,而且越是有抱负和有能力的政府官员就越想在自己为官一任上为本地区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民意的监督力量起不到实质性作用的前提下,所谓“发展”很容易被片面地视为经济增长,甚至更为狭隘的GDP数字。对落实这种“增长”的渴望会驱使政府自我膨胀,去寻求更大的权力,对地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财力。眼下绝大部分地方官员视为理所当然的口头禅是:政府有了足够的财力才能为老百姓办事。他们绝对不会转换一种思路:其实社会中的许多事情根本用不着政府去操办,只要政府充当好社会公共服务品的提供者和各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仲裁者这两种角色,民间的智慧和力量能够办好大多数事情,特别是经济事务。

  因此,如果我们的地方政府不从经济增长主导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提供型政府,那么,即使今天杜绝了“土地财政”,明天还不知道会出现其他什么“收费财政”。

  (作者系本报评论版主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更多关于 土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