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评论 > 央视《今日观察》专题 > 正文
住房价格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2008年12月21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当中明确提出了6项房地产新政的细则,《意见》出台之后,很多人认为这是医治目前房地产存在问题的一剂猛药,那么这剂猛药究竟有什么样的配方?它的药效又会如何?目前房价难降的症结在哪里? CCTV2《今日观察》主持人陈伟鸿和评论员霍德明、张鸿国家就《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带来的种种影响展开评论。
降价为什么这么难?
调控房地产市场,中央再出新政,房价应由市场决定房产交易期待激活。新政策会带来哪些新变化?房产降价能不能真正到来?
霍德明:地方政府担忧房价再下跌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次国务院出台的6项措施中,第9条提到地方政府要明确职责,进一步采取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即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是地方政府的职责。但第6条有关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积极对应市场变化细则表明: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主动采取措施,以合理的价格促进商品住房的销售。
像我们知道的南京市或其它地方政府都有各自的地方财政帐目。据统计,南京1月到8月土地方方面的财政收入比去年少了90多亿,这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南京今年1月到4月份总共拍卖了27幅土地,而这27幅中间,流标2幅,低价成交21幅,所以很显然大部分是低价卖出去的。对于地方政府来讲很害怕房价再往下跌,因为考虑到财政性收入会减少。
张鸿:很多地方政府在维持当地房价
(《今日观察》评论员)
在市场当中,房地产开发商清楚地知道什么价格能卖,但事实上却也面临着两难,一方面看到市场需求不足想降价,但同时在个别城市受到地方政府的阻挠,降不了价。比如最近像南京江宁区的房产局局长公开说“不许低价售房”。之前当地物价部门提到不许房地产商打折,否则算是倾销或不正当竞争等等。
另外很多地方政府维持当地房价说当地没有泡沫,受全国房地产影响很小。所以一些有市场意识的地产商即使想降价,但他要考虑周边房地产商的策略以及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所以即使想降价也受到各种制约了。
张鸿:全国房价非降不可
(《今日观察》评论员)
土地财政金是各地方政府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所以房价很难降得下来,因为房地产一活跃,地方土地收入会越来越多。但中央政府算的是大帐,从2008年1月到11月,全国的商品房空置面积1.36亿平方米,比去年增长15%,光北京期房可售套数18万套,按照06年、07年销售高峰来算,消化这些存量就需要整整一年时间,不算二手房松绑政策,还有9千亿保障性住房。如果整个供应量下降,整个房价还是要降,所以中央政府要盘活整个市场,而不是考虑某一个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问题。
价格回归 角色归位
政府到底应该怎样衡量当下房地产市场?调控市场应该怎样顺应市场的要求来执行?房价到底该由谁说了算?新“国六条”的颁布,民众期待着新的变化。
霍德明:地方政府、开发商应各司其职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中国的房价去年达到高峰,从今年开始下降。但市场上有很多的干扰因素使得房价下调的还不够。另外钢材水泥等原材料的国际价格下跌,钢材价格至少下跌50%以上,建房成本已经比以前低很多。所以中央政府支持开发商建立积极应对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机制。所谓积极就是要灵活,当市场需求量在涨的时候开始涨,在市场需求量跌的时候就要把价格降下来。
市场机制特别强调商品房有市场机制,廉租房也有市场机制。“国六条”关于地方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的明确指示:应把土地收入多拨出一些来建设保障性住房,这是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责。此外,房地产市场有一个基本发展周期,而且可能是较长的一个周期,现在中国房地产市场刚刚改革开放,土地出让金才刚开始实施,所以我们可能才经历过第一次房地产大的周期的变化。而在这短短4、5年中间,基本上还是需要用市场机制来解决事情。有些地方政府来曾“引以为荣”声称当地房地产比过去涨了50%来作为地方政绩,类似事情以后不应该发生。毕竟房地产有市场机制,地方政府以及开发商各司其职、各有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