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透明度是一块试金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08:43   上海商报

  李源潮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引起了广泛讨论,在那篇文章中他提出了建设党内民主的七项具体举措。

  第一,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包括民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通过认真阅读十七大文件,可以发现,现在每一个党员都是党的主体。这被看做是“一个真正的突破”。“我们现在要确保个体党员的主体位置,”李源潮说,“同样的,我们的《宪法》规定,中国13亿人民是我们国家的主体。”

  第二,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重大事务、重大决策制定之前应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李源潮说,这样才可以实现党员和基层组织对党的事务的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

  第三,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地方委员会工作机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第四,实行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

  第五,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这一制度,李源潮说,是为了避免由少数人和“一把手”个人说了算的弊端。

  第六,改革党内选举制度,要求从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等方面予以推进。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党员享有的基本民主权利。以此为基础形成的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一项根本制度。

  第七,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江苏、四川等地在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进行了公推直选乡镇党委书记或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的试点,这一实践会逐步推广开来。事实上,在李源潮任江苏省委书记期间,江苏省就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基层民主改革最早进行了试验。

  我提出了我的观点,我说为了实现这些举措,为每一条措施都加上实质性的内容,关键在于要实实在在地提高工作的透明度。透明度是一块试金石,它可以判断出党内民主是否有效、有意义并且能够持久,进一步说,可以判断出中国的民主制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切中要害并且稳固下来。

  李源潮对我的观点表示赞同。“指导党内民主建设的五条主要原则赋予了党员投票、发表意见、参与决策,以及监督党的机构等诸多权利。但是,为了确保有效行使这些权利,党员们必须拥有获得信息的渠道。这就是党务公开的重要意义所在。现在,党任命官员的过程远比以前公开透明。我们对候选人的选举资格进行‘公示’,就是如果党组织要推荐某个人做候选人参加选举,要先把他做候选人的建议向大家公开,看看大家有什么意见。没有特殊的意见,才能去参加选举。”

  我提出,在西方看来,只有那些因循守旧、四平八稳的官僚才能在党内获得升迁。李源潮反驳道,“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很多敢于冒风险的人都获得了提升,这激励更多的人在改革中朝前跑。而且,我认为,目前中国的改革在世界上是发展最快的。中国在这30年里,已经对1982年宪法作过四次修改。我们每五年举行一次全国党代表大会,制定新的改革政策。在过去20多年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颁布了200多项新法律,建立了相对全面并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

  对于正在推行的实际措施,李源潮说,中国的基层组织采取了很多创新性的方法来深入发展民主制度,如“两推一选”。“两推一选”指的是公推直选农村党支部书记的试点。在选举时,先由党内推荐,然后又由村民推荐,两方来推荐支部书记候选人。然后再由所有的党员来直接选举。“现在,这一选举形式已经影响到了全中国60万个村支部。”李源潮表示,“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改革创举,都是基层的人民群众发明出来的。基层民主必然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所有这些事情都做了,会有多大的变化呢?要五年以后看。”李源潮说,“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

  胡锦涛总书记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的信念,可以说包含着四个层次。第一个最基本的层次,可以说是基石,有两个支柱:一个支柱是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保障他们的生活和福利。另一个支柱是中国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中国的价值观和文化。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动摇的,也是其他几个层次得以形成的根基。

  第二个层次,是有关行动的目标指向,是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如何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提升它。科学发展观成为制定以及实施政策时的指导原则,因为它综合考虑了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并对它们进行优化组合。经济发展对于提高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以及振兴民族文化来讲是前提,也是首要的目标,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目标。其他方面的要求,比如说在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也都是必不可少的。这其中缺了任何一项,都不会真正实现社会稳定。

  第三个层次是党的领导。中国的领导人认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提供所需要的国家稳定、统一与远见卓识,以便不断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中国的经济,提升中国的文明水平,并重建其尊严。

  第四个层次就是中国的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尤其是邓小平所倡导、嗣后又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意味着在中国领导人的价值等级体系中,党对国家的领导和治理比起它所倡导的任何具体政治信条都更根本。

  中国共产党相信,作为执政党,共产党是团结人民、领导人民的基本力量。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国家就会陷于分裂;在它的领导下,国家才可以保持繁荣。同时党的领导人也意识到,某些意识形态必须要适应现代的环境。

  (本文节选自《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第41章,【美】罗伯特·劳伦斯·库恩著,吕鹏、李荣山等译,李康校,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中国 政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