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殷轶良:产业升级一定要有中国特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2日10:25  第一财经日报

  2006年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特别是反映一国综合实力的高新技术领域,外资企业占了出口的80%。

  为什么外资如此热衷于在中国攻城略地?因为制造业是整个产业链的基础。没有制造业,其他环节的高附加值就无从谈起。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就是要完全掌控中国的产业链,为其全球布局服务。同时也消灭了潜在的中国竞争对手,中国的产业升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三是用外国装备实现产业升级,还是用国产装备实现产业升级?仅仅从经济角度考虑,外国装备比国产装备昂贵得多,维护修理费用更高,使机器折旧和成本大大提高,净产值率和利润下降。而且外国装备一般在技术上有种种苛刻的歧视性条款,甚至要求能随时监测加工何种产品,对中国企业缺乏应有的尊重。至于产业安全和技术安全问题,早在1980年,美国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就曾指出,只有技术独立,才有经济独立,才有政治独立。一味使用外国装备有可能技术独立吗?

  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用何种形式实现产业升级。是自主研发,还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无论是购买专利和许可证,还是特许经营和技术转让,本质上不都是买和租吗?

  四是产业升级一定要有中国特色。以纺织机械为例。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就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独立的纺机产业链。与进口纺机相比,国产纺机要使用10倍以上的工人,但单价要便宜得多,总成本更低效益更好。而且解决了众多的就业问题,非常适合中国国情。但1997年大量国产纺机因行政命令被弃用,造成了大批纺织工人的失业。同时造成了许多国内纺机厂和大量机械工人的失业。这种拱手让出国内市场的做法,代价不可谓不大,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全世界工作岗位的增加速度远远赶不上经济增长速度,自动化往往意味着更多的人失业。特别是面临经济危机时,裁员几乎是企业的首选。在这种困难情况下,中国企业如何靠产业升级带动更多的就业,而不是靠先进机器减少就业,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这正是产业升级的中国特色。

  五是组装高科技产品是否就意味着产业升级?山寨机横行内地数码市场,是否就意味着山寨机工厂是高技术企业?能否意味着山寨机工厂实现了产业升级?恐怕99.9%的人都不会赞同,因为芯片是联发科公司生产的,山寨机工厂只不过是从事组装而已。但在我们周围,又有多少从事组装的企业被评定成了高科技企业?

  多年以来,认定高科技的标准就是产品,而不是技术和工艺。只要与高科技扯上关系,被可以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在这种思维下,用螺丝刀组装DVD的可以被评定为高技术企业,搞精密铸造的却不能评定为高技术企业,甚至被列为限期搬迁对象。

  好在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已对此作了规定,要求高科技企业的主要产品或服务的核心技术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高技术服务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也被纳入了高新技术企业领域,充分说明了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作者单位:武汉市机械工业促进办公室)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产业 升级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